“爆炸威力不是1.2億噸當量嗎?怎么變成了1.3噸億當量!”
聽到王猛的詢問,
花神星默默的運算了幾秒,而后回答道:
“估算錯誤的原因可能是發生了碳元素的聚變反應!”
“但因為缺少更精密的探測裝置,現在還無法確定具體發生了何種反應!”
花神星的回答讓王猛心中一驚:
核聚變技術出現才不過幾個月的時間,
在聚變等級上便已經摸到了碳聚變之后的等級,
而花神星接下來的話讓他更加震驚:
“但根據瞬時激增的能量,可能是觸發了某種類型的碳閃反應!”
“碳閃!”
而通過花神星的解釋王猛也了解到了一些碳閃的情況,
如果說氦閃是發生在0.8到2.0倍太陽質量的恒星天體末期,
那碳閃發生的條件比氦閃更為苛刻,
發生碳閃的恒星質量,至少也得超過8倍太陽質量。
但可惜的是,人類對于碳閃的了解遠沒有氦閃多,
有關碳閃的數據也很少,
甚至對于碳閃到底能跨越多少個聚變等級至今任然是一個,有爭論的學術話題。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人類缺少研究碳閃的恒星,
在太陽系十光年的范圍內并沒有超過8倍太陽質量的恒星,
其中最大的恒星是位于8.6光年外,有著兩倍太陽質量的天狼星。
在十光年的范圍內,
人類的天文學只能觀測到殼層氦閃,
至于對碳閃的研究,如今大多數都處于理論階段,
碳閃是不是像氦閃一樣分為兩種爆發方式,
碳閃最終跨越的聚變等級,等問題都存在著很多疑問。
因此,聽完花神星的解釋,
王猛也不在碳閃上的事情過多糾結,
畢竟現在的人類連殼層氦閃也沒有搞明白,至于威力更大且更為恐怖的碳閃,對其研究還為時過早。
而聽到花神星提起了碳閃,王猛又想到了一個問題:
“既然存在氦閃和碳閃,那有沒有可能存在其他閃?”
聽到王猛的疑問,花神星這一次沒有經過運算便直接給出了答案:
“數據不足無法回答,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這兩種現象是人類從宇宙直接觀察推算出的現象,
至于其他元素會不會出現類似氦閃和碳閃的現象,還有待觀測研究!”
聽完花神星的解釋,王猛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
要是每一種元素都像氫和碳那樣能進行跨等級的進行聚變反應,
恐怕用不了多久,人類便能達到鐵聚變這一等級。
此刻,隨著王猛與花神星的交談,外面已經徹底平靜下來,
就算是一些電磁、輻射等檢測儀器也開始慢慢的歸零,
這時的王猛終于想起了什么:
“花神星,木衛十九現在怎么樣了?”
“根據飛船天文臺,射電望遠鏡觀測顯示,
“木衛十九分裂為5個主體部分,和部分散落的隕石物質”
其中主體部分最大的直徑達到1.2公里,最小的直徑為800米……
這些物質正以極快的速度,以扇形方向,向周圍輻射擴散!
因為引力的作用,其中5個主體部分向著木星而去,
根據推算,會形成新的木星衛星,而其他的物質則會向,以下方向移動……”
至于這些物質會到什么地方,
王猛已經聽不到了,
雖然他已經預料到殼層氦閃可能摧毀木衛十九,
但當他真的聽到木衛十九被摧毀,還是有那么一瞬間失了神,
畢竟人類歷史上還沒有直接摧毀任何一個天體的記錄,
而經過這一次殼層氦閃爆發后,
他可能創造了很多第一,
“話說,藍星上的天文學家會不會發現木衛十九少了一顆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