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神星的一通解釋下,
王猛終于接受了一步步打好基礎的建議,
畢竟脈沖推進器,與直接引發殼層氦閃不同,
作為一項新技術,
需要大量的實驗才能真正應用到實際的工作環境中,
沒什么技術是可以一蹴而成的。
就這樣王猛,將實驗用所用的初代脈沖推進器打印了出來,
然而片刻后,
看著推進器所產生的數據,
王猛不禁撒產生懷疑,
這真的是殼層氦閃脈沖推進器?
所產生的動力竟然還比不少普通的汽車,
但想到這只是初代脈沖推進器,
他也只能與花神星一起進入快速迭代的技術更新過程中,
……
木星已經徹底變成了星光,
而王猛又航行了三個月的時間,
在這三個月的不停實驗下,
殼層氦閃脈沖推進器,各項功能都有了極大的進步,
其推力上已經達到了人類現如今最先進的推進器級別,
而這樣的推力對于殼層氦閃脈沖推進器來說,
還遠遠沒有達到極限,
“第27版推進器已完成更新,是否進行實驗!”
正在休息的王猛聽到花神星的語音,
伸了個懶腰而后說道:
“讓我休息一下,兩個小時以后在做實驗!”
“明白!”
雖然已經在空蕩的宇宙中航行了三個月,
但此時的王猛哪里還有什么孤寂的感覺,
這幾個月來不是實驗就是實驗,
這些實驗除了讓他感覺腰腿酸軟,身心疲憊外,
便再無其他感覺,
為了智械安全可控,花神星并沒有外置機械功能,
所有的實驗他都得親自去做,
所幸有著建造槍的幫助,
只要花神星給出藍圖,無論什么樣的推進器,他都能建造出來,
若是換做藍星上的科研工作者,
光是想辦法將初代機,建造出來恐怕便要耗費數個月的時間,
這三個月的時間,可以說幾乎相當于藍星的數年的工程量。
而他之所以如此勤奮的研制殼層氦閃脈沖推進器,
也是一件被逼無奈的事情,
“花神星,以現在的速度越過土星軌道需要多久?”
“大約1013天!”
聽到這兩年零七個月的時間,
王猛也不得不勤奮一點,
要知道,
這只是越過土星軌道所需的時間,
并不是直接到達土星,
因為角動量守恒的緣故,
除海王星外,
其他七大行星基本上,都保持在同一個平面內運行,
這便讓可以將木星軌道和土星軌道,看做兩個相互嵌套的圓環,
他現在的目標就是走直線距離,
越過土星所在的那片圓環區域,
可就算這樣,
兩條軌道之間最短的距離也有著大約4.5個天文單位,
而藍星前往火星的最短距離約為0.5個天文單位,
這就意味著,
從木星到土星軌道附近,
想到于前往火星9次,
以人類當前的水平,每次前往火星至少也要6個月的時間,
而這時的王猛還有著前往土星的想法,
此時的土星距離木星并不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