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看起來真是壯麗!”
此刻的在一旁等待實驗結果的王猛,
正用一個簡單臺式天文望遠鏡,觀測著遠處的土星,
此時飛船距離土星還有0.9個天文單位,
但土星那美麗的光環,在天文望遠鏡的鏡頭下已經清晰可見。
雖然這點距離,差不多可以從藍星往返火星一次,
但相較于這個太陽系第二大行星來說,
在這樣的距離下,已經可以進行觀測。
而就在王猛觀測土星,忘記了時間流逝的時候。
花神星的提示音在他的耳邊響起:
“第912版加固型號殼層氦閃脈沖推進器已經試驗完成!
加速時長為27分44秒,加速時長誤差為7秒”
飛船最終獲得加速度為283.7公里每秒,加速度誤差為0.3公里/秒,
下面為最終出現故障部位,
引擎控屏蔽隔離單元出現損傷,
使得推進器未達到理想效果,
其中屏蔽罩,各層材料,需要進行重新估算模擬!”
“這次是屏蔽罩出現問題?”
聽到花神星的語音,王猛也不在觀測土星,
而是打開信息面板,認真的查看這次的實驗數據。
所謂久病成醫,
為了醫治無法長時間堅挺的脈沖發動機,
縱使一開始王猛無法看懂這些數據,
但經過近千次的實驗,
王猛也有了一定的臨床經驗,
很快他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這里缺少了第三層材料的強度數據,是不是傳感器出現了故障?”
“是的,在脈沖推進器進行到12分鐘時,
用于檢測屏蔽層,第三層隔離材料的監測傳感模塊,失去了信息!”
“看來是這次放置的位置出現了問題!”
“有這種可能!越接近爆發中心,傳感器越容易出現損壞!”
……
王猛一邊與花神星交流著這次實驗的情況,
一邊向著已經停止工作的脈沖推進器飄去,
開始熟練的用各種設備檢查推進器的狀況,
雖然花神星已經通過傳感器單元獲得了大量的數據,
但畢竟花神星只是搭載在三進制計算機上的人工智能程序,
并沒有實體存在,很多地方需要他親自上陣,
在忙碌了一陣后,王猛腦海中突然蹦出了一個想法。
“也許,該給花神星造個身體出來!”
然而當這個想法出現時,王猛卻有些猶豫,
花神星的各個部件早已進入了王猛的藍圖數據庫中,
甚至于,地面聽說王猛想給花神星造身體后,
不知出于何種想法,竟然給他送來了一些,造器官的技術,
這些器官中,甚至有一些無法言明的部分,
在有大量技術的支持下,
王猛已經有了給花神星建造身體的可能,
但每次出現給花神星建造身體的想法后,
他啊總是在猶豫,
關于機器人的電影王猛也看過不少,
而地面也在提醒他:
這種高等智能實體化的處理一定要慎重,
更讓地面擔憂的是,
隨著花神星運行的時間增加,
人工智能所擁有的自我學習能力,
已經遠超當初地面設計的學習閾值,
地面已經無法預知花神星的未來走向,
雖然花神星擁有強大的自我學習能力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