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因緣際會,方休現在明里暗里都是道門傳人。
“你我同門,無須多禮。”
張嶺揮揮手,又道:“這等上古奇珍,奧妙無窮,你要日日揣摩體會,不可懈怠。你來無厭觀許久,可曾聽老山監講過《大羅伏龍真經》?”
“聽過一次。”
方休點點頭。
“這伏龍法脈就出自《大羅伏龍真經》。”
張嶺解釋一句,又吩咐道:“從明日起,你只要有空,便去東羅宮聽經。”
“聽經?”
方休面色古怪得看張嶺一眼。
他倒是樂得聽老山監講經,可這話從張嶺口中說出來,就顯得別有意味。
你張嶺在西宛山掛單這么多年,還不知道老山監講經的梗?
那是人能聽的嗎?
真人都不行。
“真經難解,要你有所領悟,確實是強人所難。但你有這枚伏龍法幣在手,隨時都能體悟伏龍真氣玄機,以此為助力,總能比別人多些收獲。”
張嶺話里嚴肅幾分:“這事關師門大計,你絕不可怠慢,若是僥幸有些成效,一定要告與我知,明白了嗎?”
憑一枚法幣空殼,就想參悟《大羅伏龍真經》?
你知道我堆了多少高僧嗎?
方休心中如是想,口頭上當然還是恭敬應下:“張師伯發話,方休無有不從。”
事關師門大計?
師門就你我兩人,大計肯定與我無關,也就是說……
方休心中了然,正如他與陸逢所說——青石觀一脈修行《呂祖說先天得道經》,只到筑基。
張嶺如今成就真人,自然要尋前路。
《大羅伏龍真經》肯定不是首選,但方休不過一個閑人,閑著也是閑著,搭上一枚全無用處的法幣空殼,就能布一招閑棋,全當是試驗,何樂不為?
……
長安街,鶴鳴樓。
這座酒樓有六層高閣,便是在燕京城里最繁華的長安街上,亦是鶴立雞群,獨占鰲頭。
夜色漸濃,鶴鳴樓燈火通明,卻無多少人聲,與熱鬧的長街格格不入。
忽有幾輛高馬大車行來,車馬披掛錦繡纓絡,隨風飄搖,彰顯主人家的富貴。
到鶴鳴樓前,卻被攔住。
“瞎了你的狗眼,不識得我家王老爺的車架!”
為首的馬車上,把韁的車夫慣來豪橫,劈頭蓋臉便是一通罵。
小二由他罵,不停賠笑,可仍是不許停車。
“鶴鳴樓好高的臺階,什么時候,連我王某人也進不得了?”
王老爺已經從馬車上下來,面色不悅,喝斥道:“讓你們掌柜的出來迎我!”
“王老爺體諒,今日有貴客包樓,掌柜親自伺候著,真是出不來。”
小二還是端著笑臉,不停拱手行禮:“不如王老爺改日再來,掌柜騰出功夫,一定好生招待,我做個主,到時為王老爺開一壇三十年的……”
“你放這狗屁,蒙混哪個?鶴鳴樓什么時候,有包樓的規矩?”
王老爺打斷小二,隨手摸一把金葉子出來,丟在他臉上,冷笑連連:“去,給我也包一層。”
“王老爺息怒,息怒。”
小二忙不迭將金葉子都撿起來,恭敬捧在手里,呈到王老爺眼前,還是笑臉:“今日真是不行,那位貴客,是包了六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