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一步也兇險,一個不小心識海浸入過度,重則將陳習精神創傷變成癡呆,輕則也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跡,沒日沒夜折磨陳習意識。
其實在陳習問出張錦之事時,他心智證神通法幣的念力就已經耗盡,后面時間,都是方休在以識海強撐。
極有可能已經傷到陳習。
不過方休不是吃干抹凈就擦擦嘴巴走人的渣男,他藏在月梭內仔細觀察過,陳習能正常醒來,進出一圈也只不過面有疑色,神態正常不見其他異狀,想來是自己控制得當,并未傷到她的意識。
這番試探,收獲不少,但疑惑更多。
自己不過一個鄉野抄書匠,平平無奇抄書,怎會獲得姬武遺珍?
姬武底定人國的四方賀禮在紫禁中,紫禁是天子氣運伴生,天子氣運是人國氣運所屬。
“難不成我是姬武轉世?”
這劇情未免太俗氣。
方休苦思無果,只能放下。
編書一事已經無疾而終,怕是只要興文皇帝在位,就不會再提。
方休要想追查,至少要等興文皇帝駕崩,太子登基,或許將編書之事重新提上日程,才有機會一探究竟。
眼下,就是走一步算一步。
收好他心智證神通法幣空殼,方休打坐入定,搬運氣息。
他初成真人,雖不用像張嶺那般矯情擺譜,連酒都不喝,但也確實需要多調息溫養,穩固境界。
再者說,對肉身掌控越得心應手,便越好隱藏修為,這才是正經。
《大羅伏龍真經》內相境界的修行口訣,遠比筑基更難解,方休之前試了一枚高幣不得收獲后,便沒有再一味浪費。
眼下,還有另一條路數。
隔天早上,方休帶上《大羅伏龍真經》,往東羅宮而去。
青石觀一脈,如今是張嶺當家。
掌教師伯的命令,怎能不從?
到地方時,正是東羅宮的早課時間。
正殿里,老山監在上講解經文,下面幾個大小道士,蒙頭抄寫真經。
“你來聽經?”
老山監都看得一愣。
他在東羅宮講經多年,雖然一遍遍自夸真經玄妙,卻還真是第一次遇見,有人主動來聽。
下面正抄經的道士,也一個個目瞪口呆。
竟有人主動來東羅宮聽經?
是不是偏頭痛來治病的。
“之前聽老山監講經,頗有些收獲,今日再來鞏固鞏固。”
方休恭敬行禮道。
“有所收獲?”
老山監神識一動,果然在方休身上察覺到伏龍氣息,不由笑道:“好好好,你快坐下,認真聽,仔細聽,好好聽!”
“多謝老山監。”
方休尋個位置,將真經翻開,一副虛心請教模樣。
他成就真人,肉身入微之后,已能隨心將竅穴閉合,一絲氣息都不泄漏。
不過之前在陸逢那暴露過伏龍氣息的底,光明正大的事,就沒必要藏著掖著。
當然,也小心控制著,只外泄寥寥幾絲。
這么一比較,陸逢只用一眼便能發現伏龍氣息,老山監卻遲鈍許多,想來是他的修為要差陸逢一截。
“來,我們從頭講過。”
老山監心情愉悅,為照顧方休,將講一半的篇章又翻到第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