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事院的事情忙完,方休二人折返山腰。
蘇環看著真傳宮殿,酸溜溜道:“小師弟,你成為天師座下親傳,便是我焚天一脈的首席大弟子,以后我該喚你一聲大師兄了。”
“師姐不必取笑,我初來乍到,還要師姐多照顧才是。”
方休搖搖頭道。
他倒是寧愿做個普通聽經弟子。
“你別得了便宜還賣乖,別看陳都講座下這么多弟子,可沒幾個能成為真傳。”
蘇環哼一聲,又認真道:“你也要好好修行,早日成就真人、凝結道果,否則德不配位,定然遭人非議。”
“師姐,道門修行我一知半解,只知將一身得自上古神魔血脈的竅穴開辟,便是真人。”
方休小心組織話語,試探著問道:“不知這道果,到底如何凝結?”
“篤定所求之道,自然凝結道果。”
蘇環一臉無所謂,見方休態度誠懇,便又道:“這東西我也未凝結,怎么說的清?反正哪一天若是你能凝結道果,你自個兒心中就會明悟,模模糊糊看見你的道果,就像只隔著一層窗紙。”
“那道果秘法是?”
“道果秘法便是戳破那層窗紙的指頭。”
蘇環解釋一句,又想想,詳細道:“你要求什么道,你能求什么道,總要你自己先心中有數,才能以秘法凝結出道果。這事兒你不用急,先成就真人,門中自然會傳你秘法。”
“要先成就真人,才能凝結道果?”
方休又問。
“這倒是未必,只不過道果要問心性,說著簡單卻極兇險。若不先修行磨練些底蘊,冒冒然去沖擊本心,一個不小心就會陷入歧途,走火入魔。”
蘇環說著露出一絲害怕表情,頓了頓,接著道:“還記著我跟馬長老說到過的,青澤一脈的洪如海洪師兄嗎?他尚且已經成就真人,都在凝結道果時出了差錯,靠門中賜下的法寶才維持住本心。”
方休點點頭,兀然想起洪司監那柄,以鎖鏈捆在背上的無刃厚脊闊劍。
再詳細問幾句道果之事,蘇環自己也了解不多,只能說個大概。
方休也不管深淺詳細,總之都一一記下,刻在心間。
他自身目前的修行進境,有兩個往前去的方向。
一是學習更多法脈,將人身三百六十五個竅穴盡數沾染,勾連出天魔法脈,則天魔無相更進一步,這是術。
二是凝聚上下氣海,完成內相修行,往金丹而去,這是道。
所謂千般法術,不如道行一二。
術總歸不如道。
境界提高,才是修行之本。
這里面就牽扯到另一件事情,魔解無法無天,并不承認三千大道,自然也就沒有道果。
而道門只有凝結道果之后,才能開始金丹修行。
換言之,方休必須在內相修行完成前,確認自己的方向,是否真的要魔門一條路走到黑。
若繼續修行《天魔策》,確實是省心省力的選擇,不用費心鉆研道果,也不用擔心沒有道法。
但……
魔門毀在神門手里,神門不知道毀在誰手里,兩門都早早偃旗息鼓,乃至消聲滅跡。
而道門一直傳承至今,為天下四門之一。
你說哪個厲害?
為今之計,只能兩手都抓,先把道果之事看個明白,才方便將來抉擇。
……
天色擦黑的時候,方休抄完今天的書,《旁門細考》。
天下不止道佛儒武四門,只不過其他門別因為名聲不顯,通通便被歸結為旁門。
這《旁門細考》正是詳解一些還算有些名氣的門別,為首的便是神門、魔門,只可惜都是一筆帶過。
前者只得一句:早已斷絕傳承。
后者兩句:為四門不容,早已斷絕傳承。
反正都斷。
余下一些門別,倒是看得方休大開眼界。
比方說術門,是道門最大的別支,但又違背道門根本——不結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