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上路,回轉燕京城。
一路上時不時有關卡哨站,查驗身份,戒備森嚴。
問為什么查,得到一個入冬以后,防范北莽南下騷擾的答復。
盡管人人皆知,寧王兵變謀逆之事,但畢竟是丑聞,宮中不愿大肆聲張。
這也是得益于,寧王準備周全的雷霆一擊,被方休橫插一手,攪得虎頭蛇尾,草草收場。
宮中輕易將局勢控制。
才有余力遮掩天家臉面。
“小桑,你以后就是我們方家的人,你放心,我們方家一定好好待你。”
方屏將胡小桑摟在懷里,輕輕拍著她的肩頭,接著道:“即便方休再娶妻,有姐姐在,也一定不會虧欠怠慢你。”
胡小桑一直還擔憂著兩個姐姐,臉上神色不寧,又不能跟方屏說。
落在方屏眼里,卻以為是受了方休欺負。
是以好一番安慰。
方屏淪陷在胡家七十二法之下,本就把胡小桑當作妹妹看待,又聽說狐妖過門都是做妾,不礙著男人娶妻生子,也就放下芥蒂,認下小狐貍這弟媳。
倒是自己這弟弟。
方屏不時朝方休瞪去一眼,殺氣騰騰。
人家胡掌柜把孫女送到無厭觀來,是修善積德的,你做的這叫什么事?
方休只當自己沒看見。
馬車行進,路上關卡有方休的奉部文書跟都供府奉籍,自然一路通暢。
待進入燕京城,臨近長安街時,馬車速度忽而放緩。
掀開車簾一看,是路上行人漸多,一個個急急匆匆,叨叨喚喚。
“國師!”
“國師!”
“國師回來了”
……
“國師?”
方休正奇怪,再行一段路,便被如潮人流徹底攔住去路。
便見長安街上,舉袖為云,張袂成陰,一時挨山塞海,尋不到一根針的間隙,又有連天的喧嘩,仿佛將長街煮沸。
眼看就有踐踏禍端將起,卻見幾個年輕和尚夾在其中,不時宣一句佛號,便將差點傾倒的人影穩住。
“阿彌陀佛。”
如此鼎沸的人聲,這佛號并不高昂,卻直接響在耳畔,輕輕緩緩,殊為神異。
“國師代天巡狩回京!”
有人高聲呼喚。
“國師賜福。”
“國師賜福。”
更多人呼喝不停。
方休舉目遠眺,便見人群中,一座六駕琉璃車輦。
拖車的六匹神俊白馬,渾身雪白,無有一點雜色,頭頂龍角丈許高,似馬非馬,應是開辟龍竅的從龍一屬。
又銜鐘掛鈴,行進間叮當作響,撥動心弦,叫人心緒安寧。
若非這鐘鈴聲安撫,車駕旁的燕京百姓,早已經擁上車去。
而琉璃軒車上,四角有沙彌扶著金經飛墨的素練幡幢,中間一棟如云華蓋,下面端坐一個英俊異常,身著珠玉白裟的年輕和尚。
六龍寶乘。
國師,玉蟬子!
“他終于回京了?”
方休收回目光,示意車夫繞路。
玉蟬子這次代天巡狩,早在編書局修書之時就說要回來,竟一直拖到現在。
不早不晚,恰在寧王出事之后。
要說沒有什么小心思。
鬼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