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為何,又與凌雁秋攪在了一起。
再仔細一看,陪江阿生出來的,不是凌雁秋。而是曾靜。
不知為何,寧橫舟輕輕地呼了一口氣放松了一些,大概是為趙懷安吧。
待江阿生、曾靜離去之后,寧橫舟摸進了山莊。
山莊之內,極為破敗。到處都是殘垣斷壁,雜草從生。
但在山莊之內朝外看去,那一片桃林,映得天邊極為好看。
為了方便行事,寧橫舟還是戴上了面罩。這也是為了防止尷尬。
果然。
他看到了熟人。
解千及其瞎眼徒弟。
解千,早些年是問酒山莊的絕頂高手,后被逐出師門。
他隱居大雁山開了一家劍館,還教過寧橫舟一些劍招,當時他自號三杯通大道,人稱三爺。
解千怎么也在?
不過這時的寧橫舟卻想通了。
當時趙懷安、朱幼書他們,帶著表面身懷皇子實則是為了將這伙反賊引蛇出洞一往打盡的素慧容逃到山上去,一來確實是山上有利于逃生,二來是因為解千就是他們的接應人。
但后來解千稍微易容,甚至不算易容就是比以前更邋遢了,就敢跑去天下第一莊,混吃混喝是他沒想到的。
現在又見面了。
他與趙懷安有舊,所以凌雁秋進來這個山莊,寧橫舟反而不意外了。
這些人在朝廷看來尤其是東廠曹督主看來,可都是反賊。大大的反賊。
因為趙懷安、素慧容他們的“第一訴求”就是,鏟除閹黨。
江阿生、曾靜與這些人攪在一起,是他沒有想到的。
畢竟,在他看來,江阿生,道鄉天師府張先源張真人的弟了,曾靜,聽說也挺受朱鐵膽賞識。
但接下來出現的人物,是寧橫舟萬萬沒想到的。
因為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女子身影,妙玄。
沈煉心心念念的妙玄,北齋二代目。
但仔細一想,好像又極為合理。
因為妙玄的父親就是寫辱罵閹黨的“反詩”而獲罪,被曹廠公弄得家破人亡,妙玄也淪為瘦馬。
后來她不甘心受辱,投湖自盡,被當時還是信王的當今皇帝所救。
她繼承了北齋的名號之后,依舊在畫中暗諷時政,編排曹廠公。
而且她那么信任信王,正是因為當時的信王與她有著共同的目標:
鏟除閹黨。
現在,當初的信王已經成了當今圣上,而閹黨的氣焰不僅沒有被壓制,反而越來越囂張跋扈。
而她身邊的人卻沒有一個與她“志同道合”之人。
她的枕邊人,還是一個錦衣衛。這其實蠻諷刺的。
此時寧橫舟,恐怕現在有人求他離開他都不會離開了。他好奇啊。
這么多反賊齊聚一堂,人才濟濟的,到底是要做什么呢?
總不會是在開年會吧?
按理說,趙懷安也該出現了,他可是反賊之中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