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不歸師兄,修煉的霸海劍道,已經出神入化。敗盡無數同齡的天才。
尤其是,他自三歲就開始修煉《水衍圣訣》,又后得巴山夜雨宗宗主張秋池的真傳,開始修煉的《水衍劍訣》。
這《水衍劍訣》傳說中,共有十四劍。故稱巴山十四劍。
此劍訣每修煉一劍,都是以前一劍為基礎,而且后面每一劍都是靠著自身的領悟來推演。
聽說,當代宗主張秋池已將巴山十四劍推演至了不可說的最高境界。
而眼前的道子,張不歸,據說他已將巴山十四劍,推演至第十二劍,只差兩劍,就可與當代宗主比肩。
更有傳言,此次巴山夜雨宗安排張不歸背三尺劍行走于天下,意圖就是要參悟劍心,打磨肉身,磨練元神,為筑基做準備。
而這參悟劍心的第一步,就是打敗這一代純陽宮的塵世行走。
為何?
據說,這是道鄉的慣例了。
誰讓純陽宮的初祖山石道人,當初在坐忘峰設臺比劍,敗盡了天下英雄呢?
所以,這不過都是前人之報罷了。
要說,張不歸與寧橫舟,張今復更傾向于誰會取勝?
那還用說,自然是張不歸了。
張不歸,自其開始修煉巴山十四劍,即被張秋池稱為道子。
所謂道子,是對最為貼切天道,天賦極高的年輕修士的稱呼。
一般也是宗門掌教指任或認為最有可能成為掌教的人選。
既被稱為道子,修煉資質自不必說,更兼前途無量。
可以這么說,被稱為道子的,只要不出意外,沒有中途夭折,以后定然會成為一方巨擘。
不過即使如此,令張今復疑惑的是,那寧橫舟不僅沒有露出懼色。反而哈哈大笑。
沒錯,寧橫舟就是在哈哈大笑。
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因為受師兄顧沉吟的勸說影響,總是想逃跑,尤其是見到張不歸之后,已經數次想要跑路,這些皆被張不歸看在眼里。卻被張不歸誤以為,自己實在是怕了他。
寧橫舟哈哈大笑,露出無比潔白的牙齒:“好哇。不論是你張稻子,還是張麥子,今日,我寧橫舟就與你好好比試比試!”
此時的寧橫舟終于放棄了跑路。
道子?老子打的就是道子!
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誰怕誰啊。
以上兩句,皆出自李云龍。
張不歸頗為欣賞地看著寧橫舟點了點頭。
二人出了地洞,站在風中持劍而立。
在出地洞之前,寧橫舟有些留戀地看了一眼正在收取戰利品的張今復。不過也沒辦法,要先把這張道子打發了,再說其他。
山風拂過。山下的活死人皆在游蕩,渾然不知在山丘之上,兩個年輕男子正在對峙著。
只不過,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二人卻只是相互對視,卻沒有動哪怕分毫。
此時。
張今復也從山洞之中而出,他看到二人如此,不禁喃喃自語:
“他們為何不拔劍?”
“他們已經拔過了。”
這時一個聲音忽然出現。
張今復一轉頭,不由大喜,原來是他的師兄張今莫。
“今莫師兄……”
“先源師伯實在不放心你,又讓我來前相助。”
張今復笑著行禮,取出咒符說道:“碎片已被我收在咒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