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把你師姐獲救的消息帶去給你柳師兄!”
蕭玉寒若有所思點了點頭,似乎是在想什么,片刻后問道:“師姐不會有事吧?”
葉青云素來了解這些師兄弟,喃喃道:“放心吧,不會有事的。”
“師姐和那李文若的關系有些不一樣。”
聽聞此,葉青云搖了搖頭,“師弟莫要想歪,如果真要說他們之間的關系,用君子之交淡如水來形容最合適,是知己是摯友。”
蕭玉寒不這么認為,隨即想了想說道:“嚴格意義上來說,李文若已經死了,半生跌宕,人世間的種種磨難他幾乎都經歷過,臨了家門被滅,他跳下血靈淵,竟還想著要給師姐一個答案,忘卻前塵卻沒忘給師姐送來這幅畫像,此非情?”
“或許,這是李文若的修行吧?”
“此話何意?”
葉青云嘆息一聲,隨后緩緩走進了師父的房間中,盯著墻上那幅蘇離的畫像,“師弟相信人生于世便注定是為了完成某種使命嗎?”
“我不信!這話聽起來就像寺廟那些和尚忽悠世人的話!”
“誒!師弟你還懂佛學?沒錯,這就是幽云州蓮華寺用來忽悠世人的,但記得有一次去拜訪一位老僧,他說了一番話讓為兄思考了很久,他說西方的一些教派將人從高到低分成了四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一聽這話蕭玉寒眉頭一皺,心想這不就是阿三國宗教的理念嗎?當即說道:“所以我最煩和尚,虛偽,師兄說的這個我也知道,就是婆羅門是僧侶,剎帝利是權貴,吠舍是平民,首陀羅是奴隸,所以他們的佛把人分等,卻還倡導著眾生平等。”
葉青云轉頭看了蕭玉寒一眼,微微一笑,“其實師兄也煩那些和尚,但上次那個老僧后來說的話讓師兄感觸頗深,他說佛教不是把人分成了四等,而是人有四層境界,第四層的“首陀羅”,師弟你解釋為奴隸,奴隸是什么?他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也沒有能力去做,可他們只要占了二者其一,那就會成為第三層人“吠舍”,師弟你解釋為平民,他們是黎民百姓,有些人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卻沒能力去做,有些人有能力去做,卻不知道該做什么,而這些人當中也有漸漸誕生兩者皆備之人,那便是第二層人“剎帝利”,可這些站在第二層的人里,很多人想做且能做到的事不一定是正確的,于是這中間便產生了第一層的人“婆羅門”,師弟你解釋為僧侶,他們清楚的知道什么是正確,并去引領正確,雖然這有佛教美化自己的嫌疑,但這位老僧的解釋不無道理,這也是修心的境界。”
聽到這兒,蕭玉寒有些聽不下去了,心想師兄你一個道家掌門怎么會研究佛學呢?
“這些和師兄說的使命有什么關系嗎?”
葉青云轉頭看向蕭玉寒,“有些人窮極一生也只能站在某一個層面,無法跳脫出去,于是他們這一生的使命便是在那一層,就像李文若,他的使命注定是在第一層中,窮極一生,直到將那件事情完成,就是他的使命,而他的使命就是為沈師妹指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