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樣吧,既然其他企業挖不過來,那我們就不挖了,咱自己培養一批人才,從應屆生里找!”羅離當即立斷。
“你這幾天去附近的各大高校找找,代表咱們公司談一談招聘會的事。”
羅離知道,釘子科技附近的幾個市,有好幾家不錯的高校,雖然不是985,但在產品設計和軟件工程兩個專業還是很能打的,單論專業強度不比985差多少。
國內最不缺的就是人,但人才難得,既然你們都看不上我,我就自己親手培養一批。
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都想著吃現成的果子,很少有企業愿意花精力去培養新人。
培養就培養嘛,自己親手帶出來的人才忠誠度還能高些,那個大師不是從學徒開始干起來的。
“行吧,我去聯系。”
王大龍掛斷了電話。
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舉了,挖大佬固然節省時間,但人家大佬也不是你想挖就能挖的,對于他們這群早已功成名就的人來說,來到釘子屬于放棄一切重新開始,憑心而論,如果是自己估計也不愿意跳槽。
招一批應屆生來,公司里的專家和工人都可以教他們,現在的年輕人學習能力都很強,用不了多久就能初具水平。
最重要的一點,應屆生便宜啊!
招一個大佬,一年最低你得給人家60萬起步吧,有的甚至還管你要股權分紅,但應屆生就不一樣,一個月三千大把的人干,轉正五千塊錢,一年也才6萬。
當然,賬不能這么算,應屆生中也有一部分很有天賦的,可能只需要幾個月就能摸著竅門,那時候想要留住人你就得漲薪。
在技術行業,實習期三五千,轉正后12K、14K的多的是。
羅離打完電話,同時也在積極準備,王大龍去高校招聘基礎人才,他負責用人脈拉攏真正的頂級大佬。
這種級別的大佬都是在國際賽事中拿過獎的,挖人家比請神還難,這時候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待遇、福利、分紅、地位你都得給人家拉滿,缺一個人家都不會來。
羅離在業內拼搏多年,沒人脈那是假的,創辦釘子之前認識的業內大佬就有不少。
羅離最終將目標放在了自己的老同學身上。
楊小秋,和羅離同一期的設計專業出身,那可是真正的猛人,還沒畢業就在國際軟件工程設計大賽上拿了獎,要知道那可是國際賽事,你的對手都是各個國家的頂流,想掛個名都難如登天。
羅離還記得,楊小秋拿完獎回國的時候,第二個月就受到了華火的頂級offer,年薪240多萬。
這個價位,足以比得上一些名牌高校的博士!
一個新人,還沒畢業就被華火開出240萬的年薪搶走,這在當時轟動了整個行業,后來據說雷布斯偷偷摸摸開出270萬想挖人,被華火的公關團隊一頓擠兌。
而當時的羅離,還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富二代。
羅離拿起手機,給自己業內最好的朋友打電話,想通過中間人介紹聯系到楊小秋。
“什么事啊小羅?”
“找你挖個人。”
“呦,你還缺人啊,最近聽說你的釘子可是火出圈了,月銷量40萬,好家伙,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往外批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