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只剩羅離一人。
他眉頭緊鎖,目光凝重的盯著顯示屏,不斷有業內最新科技資訊從其上劃過。
羅離找遍了所有關于芯片的科學期刊,也沒有發現任何機會。
首先,國內其實并不缺制造通用芯片的能力,
缺的只是制造高精度、低制程的尖端芯片的工藝和設備!
在芯片設計和制造中,納米表示的是芯片中晶體管與晶體管之間的距離,在體積大小相同的情況下,7nm工藝的芯片,容納的晶體管數量幾乎是14nm的2倍多!
晶體管的數量直接決定了處理器性能的強弱,晶體管越多,處理器解析的能力也就越強。
國內目前完全自主研造的芯片,最多也只能達到90nm級別,單位容納晶體管數量為2億多,遠遠低于平均水平。
核桃mini采用的是高通660芯片,在制程上為14nm,單位晶體管數量便已經達到37億多!
華火前一代性能旗艦——青龍970采用的是10nm工藝,單位晶體管數量為55億……而青龍980更是采用7nm工藝,晶體管數更是達到了恐怖的70億!
在運算能力上,青龍970只支持29.9GB傳速,青龍980最高可以支持到34.1GB,這還只是細枝末節,相比之下,兩者在綜合性能跑分上的差距還要更加顯著。
精度越高的芯片,體積就會更小,相應的功耗和發熱也會更小。
低精度的芯片可以滿足重工業生產需要,但絕對無法滿足手機工藝!
手機不同于汽車,內部的空間就那么點,散熱首當其沖就是第一大難題,制程越小,所占空間也就越小,散熱就會更加優秀。
高精度芯片相比于低精度芯片,性能上的優勢不僅來自于工藝制程,還來源于很多方面,比如芯片架構、芯片緩存、芯片帶寬、GPU性能和基帶等等。
其真實差距,堪稱云泥之別。
如果釘子科技找不到解決的方法,將被迫只能采用國產90nm級芯片,這對釘子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要知道高通835和青龍980一樣都是10nm芯片,在在晶體管數量上是國產90nm芯片的三十倍!性能更是差距百倍千倍!
最重要的是,黑科技手機系統對處理器芯片制程有嚴格的要求,一代系統只能兼容14nm以下,二代系統只能兼容10nm以下。
換成90nm,就意味著瓜子手機將徹底舍棄黑科技手機系統,同時被舍棄的還有40%性能的提升、30%功耗的降低、云服務功能、語音助手、各種超級算法和超級優化……
這特么堪稱滅頂之災啊!
沒有黑科技手機系統加持,瓜子手機連八十線廠商都不如。
尼瑪,資本亡我之心不死!
“……有沒有什么其他辦法?”
問出這個問題,羅離也知道不會有答案。
根本不可能。
當資本企業聯盟決定實行芯片壟斷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堵死了所有生路,除非你能自己搞出來。
羅離第一反應就是查閱系統。
打開兌換列表,在一長串密密麻麻的兌換商品種,羅離找到了芯片制造相關的科技。
排除“虛空系列”、“反物質”、“負相粒子光能”這種一聽就買不起的東西,羅離直接將列表拉到最下來。
然后,他就看到了自己收藏夾中躺了兩個多月的3nmEUV光刻機——
以及后面長達10厘米的“0”……
羅離:“……”
3nmEUV光刻機,太特么貴了!
貴到價格只能用“厘米”來形容。
就尼瑪離譜!
羅離果斷放棄了,這東西絕對不是現階段可以買得起的!
然后他將目光鎖定到5nm級別……這次是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