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60公里,剎車距離46米,數據良好。”
“100公里驅動測試,雙驅系統功率穩定,成績達標。”
“150公里續航測試,電量損耗14.6%,續航成績合格。”
對于測試的數據,眾人很滿意。
民用型的釘子電動車,在極大限度壓縮電機效率后,時速最高只有60km/h。
犧牲速度,換來的是更短的啟動時間和剎車距離、以及更優秀的動力和穩定性。
搭載石墨烯電池,續航里程高達800公里!
這,僅僅只是300Ah的電池容量。
如果換成野獸的900Ah,續航會更加爆炸。
測試完民用款,眾人就準備收工了。
不是大家不想測試另一款,而是工廠的場地太小,無論直行還是拐彎都施展不開,根本無法滿足競速版的性能釋放。
從這頭到那頭,野獸一個小沖刺就到了,還測試個屁。
墻不要了?
想要測試野獸的性能,就必須去專業的道路上。
在這之前,需要拿到重要的審批文件……
……
“老板,申報的專利和證書都下來了!”
第三天中午。
王大龍帶著幾個人急匆匆的走進羅離的辦公室,滿臉興奮的匯報了這個好消息。
“好,馬上叫上人,帶著車輛,運往全國各地進行測試!!”
測試的路線,需要盡可能模擬日常生活。
崎嶇的山路、擁擠的城市交通、鄉間小路……都要跑。
隨行的技術人員負責統計各種極端天氣和復雜路況下的車況信息,然后匯總到工廠內,再由工程師們進行調整。
想要真正上路,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必須在出廠前就把風險系數控制到最小。
釘子的車,絕不能帶著任何隱患上路!
“走吧,就從工廠出發,出市區后走主干道,然后繞一圈明山那邊的盤山公路,再從盤山公路上下來,那邊我上次開車去過,有一條小路通往余發村,沿途都是鄉間小路。”
“來回里程差不多700公里,叫人記錄好全程的數據。”
安排好路線,眾人隨后就出發了。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激動的神色。
騎著小電驢一路奔襲700公里,這在正常人眼中絕對是一個瘋狂的行為。
“走嘍!!”
四倆電動車,四個測試員載著四個記錄員,一把離合擰到底,在一聲歡呼聲中駛出了工廠。
四倆車分別從不同路線離開,然后穿過整個市區。
此時正趕上上班早高峰,人流量密集,四輛車瞬間吸引力無數人的目光,回頭率十足。
“我靠,這是什么車,怎么這么小?”
“哈哈哈,太有意思了,還沒斷奶就扛著人上路了。”
“好萌啊,太可愛了吧。”
“不知道是哪個品牌出的電動車,也沒個車標,應該是測試車輛。”
“愛瑪的吧?”
“不太像,愛瑪就沒出過這么小的車。”
“臥槽,剛才看到了嗎?它的剎車距離好短啊,只用了五六米就停下了?人還沒半點晃動??”
“好穩啊。”
“看那,他又啟動了,我的天,這個啟動速度比我的電驢快好多啊。”
“我有點心動了。”
“這破電動車我早就想換掉了,又慢又耗電……也不知道他們那臺貴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