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年前,玩摩托車的人還比較少,有也是娛樂性質的玩法。
后來,隨著外國的極限飆車賽事風靡全球,職業摩托也被引入了國內。
相比于國外,國內的極限摩托發展較為緩慢,連續3年一直被外國俱樂部壓著,排名從未進過前20。
就連最頂級的暴徒和老屁股,也只能在20-30名之間徘徊,被國外俱樂部遠遠甩在后面。
張馳覺得,極限賽事在國內發展不起來,并不是說國人的體力不行,也不是國人沒有血性,純粹是不要命的外國人太多了……
額定時速200公里的車,老外恨不得改一改當飛機開!
外國人對所謂“自由”的迷之追求,簡直令人窒息,為了這個所謂的“自由”,他們甚至可以不要命!
而我們呢。
能把14億人,按在家里數月,
不準出門,還能有吃有喝,保障基本生存物資的供應,
不出亂子,沒人鬧騰游行示威,大家一起眾志成城!
這背后需要多么強大的國力、紀律、凝聚力和指揮力?!
目光所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做到。
在外人看來,這種情況根本不符合他們所謂的“自由”!
同理。
每年死于各種極限運動的外國人高達幾十萬,即使如此,他們也沒有放棄對“自由”的追求。
……
近幾年,隨著國內賽車的正規化和職業化,各大俱樂部的水平均有所上升。
眼看著國內職業摩托排名水漲船高,外國人開始慌了。
大賽雖然是賽方聯合舉辦的,但獎金卻是外國資本商提供的啊。
這不針對一下能行?
而這次,就是最好的體現。
臨近比賽不到一個月,大家才接到賽方的通知——所有參賽選手只能使用電動摩托車!
特么的。
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針對!
誰不知道國外的電動車都是怎么快怎么來,而國內呢,最好的雅迪和愛瑪,時速均不超過60km/h!
這拿頭跟人家比?
由于國內嚴格的交通管制,導致極限運動市場極小,沒有企業愿意費心費力的研發100公里以上的性能摩托車。
這絕對是個賠本的生意!
這就直接導致——國內根本就沒有能拿得出手的職業摩托車品牌!
大家用來參賽的車輛,基本都是買來國外的品牌車,然后自己從頭到尾改裝一遍。
可俱樂部再專業,你還能比人家車企的頂級工程師更牛逼不成?
沒有車,這才是國內職業摩托車最大的心病。
你總不能在國際賽事上,騎著一輛外國車參賽吧?
論技術和魄力,張馳自信不會輸給那群外國人,他唯一缺的,只是一輛好車!
當看到那輛外形極其酷炫的摩托時,他仿佛看到了希望。
巨大的車身、高強度的合金車架、超乎想象的低重心、以及無與倫比的速度和力量……
最重要的,它還是輛電動車!
“通知俱樂部,馬上調查這輛車!”
“我要知道它的全部信息!”
……
第二天。
一則“西北沙漠公路,驚現競速神車”的消息火遍整個賽車圈!
每個業余愛好者、職業選手在看到這個視頻后,全部被視頻中那輛純黑色龐然大物所吸引,繼而是深深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