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釘子工廠旁邊還有一處空置的工業園區,之前預定的企業跑路了,地皮就剩了下來。
面積不小,而且兩邊距離很近,產業鏈可以組合在一起,十分方便。
羅離專門聯系到上面,對方聽說是釘子需要地皮擴建工廠,馬上就很爽快的答應了。
建工廠好啊。
有工廠在,你釘子科技就沒那么容易遷出去。
釘子所在的城市,放在全國一線城市中只是尾流罷了,上面經濟、就業等方面的壓力可想而知。
隨著釘子這半年來的迅速崛起,給城市帶來了充足的稅收,還帶動了無數相關產業的發展,更別提釘子沒事就到處挖人,間接為城市引進了高端技術人才。
在就業方面,隨著釘子的產業越鋪越大,所需要的員工也越來越多,極大程度的緩解了本市的就業壓力,而且這些人總不能天天住宿舍里吧?
你得買房、買車、娶媳婦吧?
再不濟,賺了錢你總得消費吧?
會所?酒吧?KTV?你沒有需求嗎?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君不見,以釘子科技為圓心,方圓幾公里已經形成了一個完善的產業鏈,醫院、超市、地鐵、學校……民生產業可謂應有盡有。
刨去這些,釘子作為本市目前最大的企業,本身就是個納稅大戶!
我們不怕你建,就怕你跑了。
只要你肯建,地皮的事我絕對支持你,別說一路綠燈,就是最好的福利傾斜也能給你。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釘子的野心遠比所有人想象的更大。
釘子的野心越大,體量就會越大,相應的規模也會越大。
帶動經濟、豐富稅收、促進就業、養活其他的配套產業、然后這些配套產業又能養活很多邊緣產業……
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只要釘子還在本市,那就相當于一個不斷成長的搖錢樹!
釘子一跑,這棵樹就塌了。
這就是一個龐大企業帶給一座城市的好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螞蟻和企鵝。
君不見,在螞蟻崛起之前,杭州只是一個二線城市。
正是因為螞蟻引進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帶動了消費和就業,才產生了一整個產業群!
現在全國每年都有無數家新型企業,建址首選杭州!
為什么?
因為離螞蟻近啊!
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道理,國民比誰都清楚。
接到消息,有關部門的人馬上集體出動,當天就處理好了一切手續,效率堪稱恐怖。
這要是讓其他企業知道,哭死的心都有了。
我們天天求爺爺告奶奶,跟孫子一樣申請廠地,也沒見你們這么爽快過。
嗚嗚嗚,我們受不了這個委屈。
經過一系列的調整和歸并,最終,羅離拿到了一份工業園區規劃報告。
“好家伙,這……”
“2…200萬平??”
“這也太大了吧?!”
兩百萬平,也就是2平方公里,200公頃,三千畝地。
放在古代,那就是一個妥妥的地主老財啊,還是名震一方的那種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