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
4S店里的顧客們都被嚇壞了,眾人面面廝覷,秉持著國人的優良傳統,然后默默掏出自己的……手機。
——遇到凡事不要慌,先把手機拿出來發朋友圈。
經理:“……”
經理人也麻了。
他縱橫車場數十載,橫的、愣的、胡攪蠻纏的他都見過,可像這樣一言不合就上引擎蓋的還是第一次見。
“誒……”
嘆息一聲,經理表示自己并不慌。
甚至對于顧客們圍成一團錄像,他也并不在意。
鬧唄,鬧大了無非就是打官司嘛。
巧了,我大奔弛最不怕的就是打官司。
每年因為售后和各種質量問題,跟奔弛打官司的人沒有五百人,也有三百人了。
結果呢?
沒有結果。
在國內,奔弛就是無敵的存在。
若說品質和性能,奔弛并不比寶馬奧迪強多少,但要說公關團隊,寶馬奧迪綁一塊也不夠奔弛打的!
誒,就是這么自信。
至于自信的來源,則是源自上級的那尊龐然大物。
利星集團!
X省的4S店,掌控所有具體業務的母公司是利之星,而利之星的背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利星集團!
利星,也是奔弛最大的經銷商,其勢力遍布東亞、東南亞和中亞,可謂只手遮天!
四十年前,梅賽德斯-奔弛有限公司于H治區成立,迫切想要尋找一個合作伙伴。
于是,利星集團趁機獲得了奔弛轎車在國內的獨家代理權,引進并銷售奔弛汽車。
正是憑借著這層關系,隨著奔弛在國內的銷量不斷增長,利星也逐步成長為國內第三大豪華汽車經銷商。
在去年,利星集團營收高達801億,在國內77個城市,擁有105個奔弛4S店,憑借夏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其銷售額甚至占到了奔弛總銷售額的40%!
提到利星,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車企巨頭——北汽。
相比于奧迪和一汽‘一對一’的合作關系,奔弛卻是‘一個品牌,兩個經銷商’。
分別是利星與北汽。
兩者共同掌控著奔弛在國內的銷售,并且都有著不小的話語權,雙方爭奪在所難免。
和一汽這個‘國家長子’不同,北汽是典型的地方車企。
在去年,北汽奔弛一共銷售了2.5萬輛,而利星奔弛則銷售了8.8萬輛,在成績面前,北汽和利星的地位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最關鍵的是。
去年上半年,北汽總收入778.54億,其中北汽奔弛這一款車系就占據了總收入的96.2%。
這就直接導致,北汽的營收大頭都在奔弛這邊,現在是北汽需要奔弛,而不是奔弛需要北汽。
如果北汽失去了奔弛,后果將不堪設想。
正是這種關系,導致雙方的合作不再公平,北汽在和利星的話語權爭奪中,籌碼也是越來越少。
事實上,國內所有的合資車企中,夏國方面能實現自身盈利的,只有一家。
那就是羅離之前親自拜訪過的長安汽車!
BBC三家中。
和奧迪合作的是一汽,地位特殊,沒有討論的價值。
除此外,北汽和華晨分別背靠奔弛和寶馬,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躺賺企業,有點附庸的意思。
其中更以北汽的依賴性最大。
北汽的勢弱,也直接導致了利星愈發囂張跋扈,這也是國內奔弛的售后一年比一年拉胯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
利星的老板名叫顏生,并不是夏國人,而是馬萊西人。
利星的肆無忌憚,讓手下的4S店真正有了猖狂的底氣!
這一邊。
劉剛聯合了好幾名遭受同樣待遇的奔弛車主,直接一紙訴狀,將奔弛告上了法庭!
這一紙訴狀。
直接成為了引爆民眾宿怨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