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并沒有。”
通過劉剛和薛燕等人的遭遇,大家不由得想到了近些年奔弛在國內的所作所為。
同為BBC一員。
奧迪雖然也坑,但只是慢而已。
畢竟和他們合作的是一汽集團,國內最大的車企集團,這種體量的公司,要說效率能有多快,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慢歸慢,至少最后問題都能得到解決,而且人家的態度至少還是好的。
哪像奔弛,簡直不把大家當人看。
最可惡的是,之前奔弛的某款車型出現了嚴重的設計缺陷,很容易導致重大安全隱患。
國外各大奔弛代理商都紛紛撤回了這批車輛,甚至嘔洲很多國家直接免費給車主換新車,簡直不要太貼心。
而國內呢?
沒有換車。
沒有召回。
甚至連招呼都沒打一聲。
完全當這件事不存在,還是國外的兄弟看到這條資訊后發布了視頻,大家才知道的。
當然,像奔弛這么干的,也不是一家。
當初紅果的手機被人曝光出了‘降頻門’事件:大家發現,每當紅果的新機上線時,之前的款型總會莫名其妙忽然變得很卡。
在技術人員仔細分析后,最終得出結論。
紅果在更新系統時,會對之前的版本植入某種程序,大幅度降低系統的流暢性并壓縮性能,逼迫老用戶買新機。
這個消息一經曝出,徹底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面對全世界消費者的憤怒,紅果迫不得已只能采取補償措施,并發布道歉聲明,從此取消這項操作。
對于已經被植入程序的手機,紅果只能忍痛回收,并支付給機主一定的補償。
最騷的是,補償的用戶中,依舊沒有夏國人!
不是延后,而是根本就沒有。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國外企業,都習慣一邊享受著夏國這個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帶來的利潤,一邊把夏國消費者當成傻子一樣對待。
典型的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
至于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他們知道,夏國人愛面子,而且嫌麻煩。
面對那耗時耗力的申訴流程,很多人都會選擇放棄維權。
這就相當于給了對方可乘之機,并逐漸習以為常,甚至有人還由此得出一個結論:
——夏國的錢真好賺!
在汽車行業,隨著長安等一群國產車企的崛起,很快就在20萬元以下的消費市場中站穩了腳跟,隨后不斷擠占這些國外車企的生存空間。
迫不得已,這些外國車企才開始各種補貼和降價,為的就是討好夏國的消費者,讓他們購買自己的車。
可笑的是,很多不明真相的人,竟然對這些車企大肆吹捧,說人家如何良心如何親民。
殊不知,人家只是為了賺你的錢而已。
在20萬以上的豪車車型中,依舊是國外車企牢牢把控著市場。
非要說競爭,那也是外國車企和外國車企之間的競爭,和你夏國車企沒有任何關系。
奔弛的接連勝訴,其背后也反應出了很嚴重的現實問題。
沒錢沒勢的普通人根本就干不過人家的專業團隊。
有能量的大佬,人家奔弛早就暗地里道歉送車拉好了關系,他們吃了奔弛的好處,自然也不會挺身而出繼續戰斗奔弛。
很快,奔弛的公關團隊就將大部分視頻壓了下來。
僅剩兩家視頻平臺還能看到奔弛的黑料。
分別是:超新星,以及微勃。
對于后者,奔弛的團隊直接聯系到了微勃的總裁,讓他們立刻刪除抹黑奔弛的視頻和帖子。
作為國內最大的信息門戶網站,很多人都以為微勃是妥妥的國產企業,其實不然。
微勃是由霓虹國控股的公司,是妥妥的外資企業。
資本的世界就是這樣的,就算微勃不刪,微勃背后的霓虹國財團也會讓他們刪,畢竟同為世界級的資本企業,他們往后還要和奔弛合作呢。
資本眼中,不分敵我,只有利益。
按理說,作為國內最大的資訊門戶網站,微勃是應該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轉發并推送一些正能量的報道,可事實呢?
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