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就是那邊了,新開的廠房有四間,我們計劃把昨天剛到貨的那批石墨烯產線也遷過去,再加上之前的超級電機組裝線,還有……”
劉經理滔滔不絕的解釋著。
其實這種細微末節的事情,羅離根本不會在意。
但不在意歸不在意,他作為下屬,該匯報的還是得匯報。
“好,不錯。”羅離贊嘆。
從規劃到布局,再到整體的調度,劉經理已經是越發嫻熟了,光是這一頓整治,就頗有一股掌權者的氣派。
“另外,每座廠房,我們計劃分派80-100名工人,至于石墨烯電池這種高新技術產品,因為基本采用的都是自動化,所以只需要40人左右就可以了,還有那邊……”
羅離不斷點著頭。
光是新建一座工廠,就差不多需要在社會上招募四五百名工人。
值得一提的是。
不同于其他工廠的‘招人難’的境遇,釘子工廠可是工人界的一股清流。
其他工廠在招聘的時候,說是給工人開5000塊錢的工資,看似已經不少了。
其實這里面都是套路。
5000塊錢,你得晝夜不息的加班10小時以上才有可能拿到,這還是沒有發生意外的情況下。
按照那群工廠給工人開出的標準,只要完成,確實可以拿到五千塊錢。
可那標準,真的是給人制定的嗎?
生產隊的驢也不敢那么使啊!
不加班、不拼命,你還想拿五千高薪?
笑死。
做夢去吧。
因為普通工人普遍沒有傾訴的欲望和發聲的平臺,這就導致,我們在網上看到的幾乎都是工廠老板們的訴苦,講什么‘我們太難了,真的招不到人’、‘現在的年輕人不能吃苦’……等等。
而釘子工廠卻是截然相反。
只要你能通過技能測試,就能成為釘子科技的一名正式員工。
沒錯,就是員工!
從性質上講,員工和外包是存在天壤之別的。
員工有五險一金和各種福利保障,也有獎金和各種優惠,外包什么都沒有。
自從釘子科技崛起這一年來,光是釘子工廠內部的工人,就突破了10萬人!
這些人,沒有一個是外包!
這個規模已經非常大了,要知道,哪怕是國內的工業巨頭比亞迪,旗下工廠的工人總量也才不過20萬人而已。
而其中的外包工,至少占據八成以上!
養一個外包、跟養一個員工所付出的成本,是完全不同的。
釘子雖然研發投入并不多,但人員薪資方面的成本,卻是一點也不小,足足占據了總盈利的65%以上!
對于員工們來說,釘子對他們好,他們自然也會拿釘子科技當自己的家。
前不久。
有一家國內著名的工廠,為了打壓釘子,特意找到了一群因為各種原因離開釘子的員工,想讓他們出面作偽證,控訴釘子剝削的丑惡嘴臉。
結果呢?
哪怕是被釘子開除,這群人也沒有一個說釘子不好的。
這群人不信邪,又跑去調研了一番,最終一點關于釘子的黑歷史都沒有拋出來,只能含恨作罷。
由此可見,釘子員工的凝聚力究竟有多么強。
在釘子工作,通常都是以小組的形式完成工作任務的,一個小組的人數從5人到20人不等。
取得了成績,釘子規定,獎金必須所有人一起分。
哪怕是個沒幫上忙的新人,也有資格享受團隊的成果。
當然,未來他的成果也要被大家享受。
為了讓新人盡快‘挑起大梁’,同組的老員工們也會盡全力教導,幫助新人快速適應工作,因為這關乎到他的切身利益。
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員工都具有極強的團隊責任感和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