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從資產價格的角度看,還是從超額貨幣供給e指標看,都可以得出
的結論是,英國流動性過剩的局面將會在今年結束。
不得不說,戴卓爾還是做出了不錯的成績,英國的經濟有望超過日本,將會轉入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集中表現在低通貨膨脹、低失業率、經濟穩定增長、國際金融地位迅速提高。”
南易又撓了撓屁溝子,“你好好考慮一下英國會產生流動性過剩的原因,我去洗個澡。”
“不用去了,你不是皮膚過敏,是被我撓破了,我幫你清理一下傷口。”凱瑟琳一臉壞笑道。
“見鬼,快點幫我處理。”
“去拿醫藥箱。”
兩個人一陣折騰,凱瑟琳幫南易處理好了傷口,兩個人又繼續英國經濟方面的話題。
“導致英國在19821990年發生流動性過剩的原因是多重的,但基本原因在于英國自身,教條式的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因經濟形勢的變化已經對經濟活力形成了嚴重束縛,導致了流動性陷阱的產生,而在改革制度以釋放經濟活力,進而解決流動性陷阱的過程中,流動性過剩又成為了經濟改革必要的貨幣條件。
甚至可以說,正是由于將流動性陷阱轉化為了流動性過剩,英國經濟改革才獲得了足夠的貨幣潤滑劑,經濟改革才得以順利完成。
從經濟學的邏輯上講,對付成本推動型的滯脹大致有兩種基本思路,但無論選擇那種思路治理滯漲,都會創造出過剩的流動性。
從英國經濟歷史的發展看,英國出現流動性過剩是在英國發生滯脹后產生的,在時間上,兩者有繼起的關系。
從邏輯上看,流動性過剩不僅是前期應對滯脹的一種反應,而且是戴卓爾內閣治理滯脹政策的必然結果。
第一種思路以治理失業優先,即先推行擴張的財政政策使需求擴張、產出增加、就業增加,但同時導致更高的通貨膨脹,這是19701980年英國選擇治理滯脹的策略。
這種思路看似不會產生過剩的流動性,但是擴張的財政政策會形成更為嚴重的通貨膨脹,從而加大人民的通貨膨脹預期;
而通貨膨脹以及通貨膨脹預期會使得流動性偏好降低,在既有的流動性供給不變,甚至是流動性供給降低的條件下,原本因投機動機而持有的流動性,會轉向購買資產投資保值或者購買商品進行消費;
前者表現為資產價格膨脹,后者則表現為ci高企,形成流動性過剩轉化為通貨膨脹的局面。
第二種思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