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一會,電瓶車就來到最近的第一車間,進入車間,南易可以看到以三十人為一個區塊形成的班陣,三長條,連綿出去有幾百人,工人們在制作的是法國某知名運動品牌的服飾,動作要比五年前麻利得多,很明顯,工人們的工作強度加大了。
“工作強度增加了多少”
“工作時長沒有加長,工價一直在提升,工廠只是調整了工價階梯數量區間。”鄭曼麗回道。
南易秒懂,這是變相逼工人加快手腳,每天多干一點。
比如一個工人正常一天生產100件衣服,工價是2毛5,一天可以賺25塊,現在工廠調整階梯工價,一天生產120件衣服就可以按工價2毛6結算,即一天賺31塊2。
20件衣服的勞動強度增加不大,手腳快一點,工作的愉悅度降低一點,工作時長稍稍加一點就出來了。工人出來打工就是為了掙錢,能多賺點,大部分人都愿意多辛苦一點。
如果120件的階梯后面還有一個140件,2毛8的工價,工人每天多半會奔著這個數量去。這種就是“利益誘導型牛馬打造方式”,沒人逼迫,都是工人自己的選擇,是國人勤勞的優良傳統之綻放。
南易腦子轉了一會,對鄭曼麗說道“告訴豐泰,不許降工價。”
“王董并沒有降低工價的打算,他只是準備加快在國外建立分廠的速度。大老板,王董的壓力很大,總部那邊已經多次發來警告函,督促燕尾蝶提高利潤。”
南易從鄭曼麗的話里聽出了埋怨的味道工廠的高福利基調是大老板你定的,總部那邊為什么還要揪著我們不放
南易抬手揉了揉太陽穴,“這個事情我知道,的確是讓你們為難了,我這次過來就是打算把燕尾蝶的問題解決一下。”
燕尾蝶出現問題,南易并沒有立場責怪王豐泰和燕尾蝶一干高管,客觀點說,他們反而有理由抱怨南易,如果不是南易一意孤行在燕尾蝶實行高福利,燕尾蝶的規模會擴張好幾倍,利潤也會呈幾何倍的增多。
鄭曼麗聽到南易的話,心中就是一喜,等了好久,終于等到今天的到來,燕尾蝶的薪水雖然可觀,可誰又會嫌錢多,只要燕尾蝶的利潤提高,她的分紅也會跟著提高。
說著話,兩人深入到車間里,鄭曼麗給南易介紹燕尾蝶具體的業務和講解服飾工藝,還講到鄭文琦的燕尾蝶服飾發展得不錯,放過來的訂單量在增多。
對鄭文琦的情況,南易有所了解,把燕尾蝶這個品牌接過去后,鄭文琦的確還發展的不錯,不過做的也很累,燕尾蝶不上不下,一直擠不進高端品牌的行列,這就意味著利潤有限,只能卷入服裝行業的激烈競爭,一年四季上新,尺碼、顏色,各種麻煩事,天天為了sku發愁。
南易當初無法預見到燕尾蝶品牌能夠擠入奢侈品領域,他又不愿意在一個內卷很嚴重的行業折騰,這才果斷地把燕尾蝶轉讓給鄭文琦,也算是制造一段佳話。
燕尾蝶工廠這邊相對就比較簡單,簽訂訂單然后按要求生產,只要保質保量地完成就能結算加工費,雖然利潤比較低,可勝在穩定,通常一份合同簽訂,一個車間一年就不用為生計發愁。
只不過這種簡單、美好是對南易個人而言,有太多的人不答應啊。
在第一車間里轉了轉,南易沒有再去其他車間,本想讓鄭曼麗帶他去之前的溜冰場看看,誰知鄭曼麗告訴他溜冰場已經搬到戶外,原來的地方改成迪廳,帶著點遺憾,兩人去了亞細亞奶茶店,點了兩杯奶茶,繼續兩人之間的談話。
“去年工廠里有幾個人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