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說,市面上以假亂真的精品筆筒不難找。”
“嗯。”南易頷了頷首,目光在貨架上掃了掃,嘴里莫名其妙地說道“聽說過金縷玉衣的事嗎”
“早兩年就聽說了,有些人為了點錢,臉都不要了。”李祥榮唾棄道“一眼假的玩意,居然敢估出24億來。”
“他們不要臉是他們的事,我們可得要臉,現在一些土老板其他沒學會,偷稅漏稅的本事一絕,自己在外面地攤上撿點糞坑造,當真的賣給自己的企業,套企業賬上的錢,吃相極其難看。這種事兒,我們絕對不能摻和,以次充好不好。
一家企業可以多元化經營,藝術品投資也能作為投資領域之一,不管動機是什么,只要不是自賣自買,只要是真玩意,也不能說手段惡劣,就是企業不行了,清算起來,真玩意還是能值點錢的。”
“南爺,我們手里的物件沒有通過這個渠道出的,絕大部分都流到了藏家和炒家手里。”
“這就好,既然以前沒有,以后也不要有,沒必要為了仨瓜兩棗把自己弄得臭烘烘的。”南易擺了擺手,“行了,我先走,不耽誤你做生意,筆筒找到了給我電話。”
“哎,南爺你慢走。”
離開了新榮齋,南易又去了望北影業。
還是在宮雪大到夸張的辦公室里,南易手拿震暄影業要的暫定名為似水流年的劇本初稿翻閱著。
一般來說,望北影業的編劇部門寫劇本之前都有一個資料收集的過程,寫涉及房產銷售的劇本,主筆的編劇就得上房產銷售公司蹲一段時間,親臨一線感受一下,了解這種公司、這個職業的大體情況,然后找業內人聊聊,探聽一下可以用來改編成沖突點的事件。
劇本在編撰的過程中,會不時地交給業內人士過目,找出常識性錯誤的地方,最終通過劇本拍攝出的電視劇,必須讓業內人士認可。
簡單而言,望北影視拍攝的影視劇一直在追求基礎背景真實,然后在角色情感、生活方式、消費模式等上面做出有目的的藝術加工。
望北影視的影視劇有幾大特點一,沒有房子的愛情基本慘淡收場;二,女性人物基本愛吃零食、愛喝飲料;三,冰箱里基本琳瑯滿目,而且會出現多次特寫還有臺詞加成;四,男女角色約會必定會出現咖啡館的場景,而且會盡量突出咖啡館的員工職業素質之高;五,角色的臺詞都會巧妙地融入真實品牌名、企業名,只要出現肯定是夸贊
望北影視一直遵循著“廣告長片”的核心,在與劇情走向沒有大沖突的前提下,使勁往劇情里塞廣告,只要安排得巧妙,觀眾在看劇之時,并不會察覺到是在看廣告,不是在看劇。
關鍵就在“巧妙”二字上,絕大部分廣告都是融入到劇情中,比如角色渴了上便利店買瓶水,這里就可以插入十幾個廣告便利店的門頭招牌;玻璃門上的促銷廣告;角色上冰柜或貨架拿水時的尋找過程,鏡頭就可以在某些商品上做短暫停留;付款的過程又可以對收銀臺上的商品做一點特寫;
又可以視角色的感情狀態針對某些商品做大特寫,男女朋友愛吃的零食,之前發生沖突的導火索商品,或者感情已經要濃烈到滾床單階段時,也可以對避孕套來個特寫。
南氏旗下商品多,又與生活息息相關,不愁塞不滿一部劇,只愁塞得過于別扭。
“震暄影業啊”
“嗯。”
“法人代表是個女的啊”
“對。”
“她還是股東啊”
“沒錯。”
“她是誰啊”
“名字資料上有,哪個字你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