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周國,醋省小縣城人士,上有一姐一哥,一個六零頭,一個六零尾,兩人都是學霸,從貧苦的小山村考出來,分配進了好單位工作。賈周國自己比較拉胯,進了一所能發大專文憑的財政稅務中專,勉強擠進了大學生的行列,學的是會計,畢業后的工作崗位卻是網絡技術管理員。
說來也巧,他的主要工作正好是負責操作及簡單維護飛龍計稅軟件。
當時,正處于九十年代中期,賈周國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又怎么可能在事業單位待得住,這不干了沒兩年,他就偷偷下海經商了,先把生意干起來,等有了眉目,他才從單位辭職。
是的,底氣十足,直接辭職,停薪留職的手續都不稀罕辦。
他的底氣來源于公司的主要出資人,也就是他老婆,其家族在當地頗有點背景。
就這么著,賈周國當起了販子,販賣起了當地的土特產洗精煤,干了幾票,賺到一點錢,雄心壯志的他立即開啟了多元化經營,膠印廠、倒鋼材、搞運輸、電腦培訓、雙語學校
凡是容易掙錢的買賣,賈周國幾乎都會沾一手,什么都干,什么都不深耕細作,說白了,就是想掙快錢。
兜兜轉轉五六年,錢掙了一些,也犯了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誤,妻子變成了前妻,身邊多了個現任。
其實呢,賈周國一開始的生意多有仰仗岳父家里,離婚之后,關系自然就僵了,在當地的生意繼續做下去風險過大,他就把眾多生意的管理權交給了前妻,自己北上京城,開辟新根據地。
當然,正常步驟是如此,但賈周國是何等人物,學會計出身,他要把算盤撥弄起來,南北極都能聽得見。所以,正常的步驟是在離婚之前,他已經找到了新商機,后路先鋪好,才放棄老根據地。
賈周國的新商機是電子設備領域,再詳細一點是電信基站配套設備,可能是這個業務比較奇特,在之后的兩三年時間里,賈周國不斷地注冊與注銷公司,每個公司做一兩筆業務就會被注銷,循環再循環,公司注冊地從龍城一直到了京城。
在不斷成立新公司,并把業務、資金從舊公司倒騰到新公司的過程中,他的會計業務越來越熟練,并從簡單的會計電算化跨越到金融資產賬目處理。
2003年,賈周國在京城注冊了一家st公司,注冊資金100萬,沒過兩三個月,又擴充到3000萬,繼而,抓住了電信基站的大業務,連續三年,st公司的流水都是非常漂亮。
雖說一算利潤,每年還虧百萬,賠本賺吆喝,但是甭忘了,賈周國的專業是會計,在過去一些年的實戰中,他已經成為做賬的頂尖高手,虧與賺之間的區別無非就是幾個數字的變動、小數點的位移,easy
賈周國之所以虧著錢把流水做大,是因為他早就籌謀把st公司送去李家坡上市。
進入2000年后,國內的企業奔赴李家坡上市是一種潮流,在香塂管國內的上市企業股票叫紅籌股,在李家坡叫龍籌股,都是一種概念非常強的股票,股民比較熱捧,無論是募集資金,還是將來套現都比較容易。
從一開始,st公司就是奔著上市去的,虧錢不重要,流水高、財報漂亮才重要。
現如今,st公司已經快進入io環節,收網的時刻在一步步逼近,同時,賈周國也早在2004年就開始編織新網龐視。
別看賈周國從下海經商就熱熱鬧鬧,其實他沒掙到多少錢,st公司注冊資金的擴充,還有后面大筆的業務,都會產生不少無法記錄到賬簿上的成本,他的錢其實已經花得差不多了,手里拿著兩個茶杯蓋在十個茶杯之間疲于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