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只要是對娛樂圈有一定了解的人,自然會對這樣的文章嗤之以鼻。
南易多少也感覺到潛規則在給市場讓路,華爾街資本已經開始進入好萊塢,對于投資人來說賺錢才是最重要的。
而現在,南易卻聽到陳放從另一角度講述的版本。
關于那些所謂的演員,那些演員們都是抱著成為好萊塢大明星的夢想來到這里,但好萊塢這個地方,即便明星有很高的產量,可相對于更廣大的從業人員,從全世界各地來的俊男美女們來說,那點明星數量,簡直少得可憐。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在好萊塢雖然每年有很多大投資、大制作的影片,也可以取得超高的票房,但更多的是小投資、小成本的影片。
類似20世紀福克斯,每年最少要拍30到40部的片子,而這其中大投資的比如《星球大戰》這樣的影片一年只會有兩三部,甚至兩三年一部。
可以說好萊塢大電影公司一年也就是賭幾個大制作的電影,贏了就是大賺一筆,輸了,靠著小制作的回報,公司也能勉強度日。
大制作、大投資公司上上下下都注意著,可以說用什么演員做主角都會有嚴格的審查,想靠潛規則上位幾乎不可能。
只能是有資格上位的人,過來接受一下潛規則后快速上位。
這種時候,潛規則只不過是一個調劑品罷了。
不過那些小制作和獨立電影,都是投資不到百萬美金的C級制作,這樣的電影,投資低,不可能請大明星,只能用那些二三線的明星或者新人,因為大家都差不多,可以說用誰都一樣。
僧多粥少,要想上位自然而然的就有潛規則。
而更重要的就是,即使算上那些小制作、獨立電影,好萊塢一年也只出產幾百部,頂天上千部,這才需要多少演員?
而電影演員有多少,在演員協會注冊的有幾十萬人,其中年輕美貌的少女最少也要超過10萬,這可是匯集了來自全世界的美女。
在這樣繁榮的市場下,已經不是說潛規則就就可以在一部電影里上位了,因為那些明星都玩這個,你一個新人就算搞潛規則,劇組的人也看不上,他們憑什么放棄可以潛明星的機會,來潛你個新人?
在潛規則變成明規則的當下,潛規則對于事業的幫助,其實已經不是很大;當然,并不是說毫無用處,只能說這玩意對于好萊塢而言,就相當于敲門磚,你要是不遞出敲門磚,大門就不會向你敞開。
這就猶如去大公司工作,學歷就是敲門磚,沒學歷,根本不給你展示能力的機會。
能進大門的,也就是說能當演員的,其實對于這個問題,就相當于生活中的一部分,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在大家都玩這一套的時候,新人想靠這個上位,基本上很難。
揣著明星夢來好萊塢的少女們,在交出自己的底線后,卻什么也沒有得到,她們自然不會這么容易放棄,或者已經陷入舒適圈,也就形成了好萊塢街頭那些龐大的粉紅色。
好在,在西方人的眼里,這種問題,他們并不是很看重,沒有哪個八卦媒體會去扒某個明星的這種往事,他們更愿意盯著“出軌”的新聞。
對西方人來說,沒有婚姻之前的濫交沒什么,但是有了家庭還在外面亂搞,那就是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