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餃子之后,任江馳領著方勝雪到學校內的小超市,買一只大號塑料盆和一把水果刀,又向老板尋了一塊破木板,然后兩個人回到了教室。
到了教室之后,任江馳先拿著塑料盆到走廊上的衛生間接了大半盆水擺放在課桌上,然后用水果刀從破木板上截下一塊木頭,用水果刀進行修整,把它削成一塊長五厘米左右,寬一點五厘米左右,厚一厘米左右的長木條,放在一邊,開口對站在一旁好奇地看著他忙來忙去的方勝雪說道:
“班長,練習的道具準備好了,但是在練習之前,我要先給你講述一些關于脈診訓練基本知識。”
“先等等!”方勝雪連忙打開手機,點下錄音鍵,然后才擺出一副畢恭畢敬的姿勢,對任江馳說道:“好了,任老師,你現在可以開講了!”
任江馳也不廢話,直接根據腦海里入門級脈診術的知識,進入正題。
“咱們中醫診斷學講究望聞切問四診法,其中最難的就是切脈診斷!望要求我們認真觀察,聞靠是我們嗅覺靈敏,問呢,則是全面了解,而切則要求我們必須細致入微。”
“簡單來說,切脈就是通過患者脈像的輕重緩急,掌握他的病因內外,其脈像重急者為表,其脈像輕緩者為里……”
方勝雪認真聽著,任江馳說的這些,跟姥爺的保健醫生講的基本上一樣,但是細微處卻似乎又有一些不同。
“如果要想通過脈象診斷出病情,我們首先要了解正常的脈象是什么。也就是所謂的平脈,只有能夠準確地掌握了平脈,然后才能夠跟有病因的脈象之間進行相互比較。”
“而人體的正常脈象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自然界的季節氣候的交替,花草樹木的陰陽盛衰從而產生相應的變化。因此按照我們人體的正常脈象也就根據四季氣候的變化,出現了‘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個特點。”
“但是什么是春弦、什么是夏洪、什么是秋毛、什么是冬石,卻是困擾著初學脈診者的最大難題。”任江馳一邊對照著腦海里的資料,一邊講著,“根據我們洪城任氏流傳下來的規矩,要求一開始學脈診的時候,一定不能輕易去給別人搭手腕號脈像。因為這個時候,你什么還不懂。”
“那么一開始練習號脈,應該做什么呢?應該找一條自然流淌的河流,在流淌的河水中去感受。”
“怎么流淌的河水中感受?怎么感受啊?”方勝雪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其實很簡單。”任江馳回答道,“中醫講究陰陽互轉,天人合一。所以在中醫看來,流動的河水就好像是大地的血脈一樣,不僅隨著一年四季的不同而產生變化,而且一天早中晚二十四個小時也都產生著不同的變化。而人體的脈動,也跟河流的變化一樣,一年四季,一天早中晚,都各有不同。”
“所以要體會平脈當中的春弦,就要在乍暖還寒的初春時節,用一根細繩綁著一塊石頭扔進河水里,然后把繩子的另一端在岸上固定住,把手伸進剛剛解凍不久的河水之中,用手摸著河水中的繩子,反復切撥,體會著繩子在河水中彈動的感覺,慢慢地就領會到了春弦。”
“夏洪,則是在酷熱的夏天頂著烈日,摸著奔涌河水中的繩子,體會著它的彈動規律和特點。”
“秋毛,則是秋風乍起的時候,用手輕輕撫摸著鴿子的背部,閉上雙眼細細品味,感受著手指肚上那種細微的羽毛碰觸之感。”
“至于說冬石,則是在冬天把系著繩子的石頭扔進河水里,等繩子上結成冰之后,把繩子慢慢拽出河面,用手指撥動著冰冷僵硬的繩子,體會著它與河底深處石頭的聯系,就是所謂的冬石。”
“啊?竟然有這么多講究啊?”方勝雪的俏臉皺了起來,“那我豈不是每天都要跑到大沙河邊去練習這個啊?”
“這個是我們洪城任氏號脈心法當中的童子功,要從小練起,你這個時候練不是說不可以,但是沒有四五年的工夫是上不了手的。”任江馳說道,“我跟你講這些,只是讓你知道一下訓練方向。以后有條件的話,可以按照這個辦法去練習,提高自己的脈診能力。但是現在,因為我們要上課,你每天跑到幾公里外的大沙河去練習這個也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