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東三百曰基山有鳥焉,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尚付,食之無臥。”
“譙明之山,譙水出焉其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
“又西七十里,曰英山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可以殺蟲。”
比起后世流傳的山海經,東王公這本書里的內容要多上許多,顯然是在流傳的過程中有所遺失。
而整本書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就是食之
有鳥焉,食之
有魚焉,食之
有蟲焉,食之
有草焉,食之
凡是遇到的,凡是能入口的,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甚至是泥里鉆的,他是一個都沒放過。
李安然看的目瞪口呆。
這特么哪里是什么山海經
分明是一本洪荒食材大全
等等
忽然,李安然看到一行字,莫名有一種熟悉感。
“西嶺有鬼焉,形似人,目赤獠牙,晝伏夜出,好食人血食之延年益壽”
難怪華夏沒有吸血鬼啊
延年益壽這該不會是被吃絕了吧
猴子在李安然翻看的時候,也湊了過來,同樣是大感意外。
東王公與東華帝君的關系說是前世后世,但其實并不十分準確,東王公并未經歷過輪回轉世,而是一縷殘魂直接投了凡胎。
這和天蓬元帥被打入凡間有些相似,東華帝君就繼承了東王公的一部分法力神通和記憶。
按理來說,東華帝君的性格應該與東王公一脈相承才對。
可面前這東王公性子灑脫放蕩不羈,說話口無遮攔,而且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只為了口腹之欲寫下這么一大本的筆記。
而東華帝君性子說話做事一本正經,死板不知變嗯
忽然,猴子意識到有些不對,若東華帝君真是死板不知變通的話,怎么會和他成為至交好友
難道后世那個東華帝君只是偽裝或是強迫自己變成那個樣子的嗎
可這又是為什么
修煉之人講究道心通明道法自然,刻意壓抑自己的本性,定會影響到自己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