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省文物局,首席考古專家。
他現年六十五,算是年富力強,還可以奮戰在一線。
不過他畢竟歲數上來了,體力大不如前,估計再干兩年,就要考慮退居二線,改成資料文案方面的研究了,以學術為主。
他還琢磨著,花幾年時間,結合畢生所學,歸納實際經驗出一本書,希望可以流傳后世。所謂雁過留聲,人死留名,也是很正常的想法。
人生在世,追求功名利祿,在所難免。
“該從哪個方向切入呢?”
趙寧摸了摸花白的頭發,認真地推敲琢磨。
冷不防,匆忙的腳步聲,從外面的走廊傳來。緊接著,咣的一聲,有人猛然推開了辦公室的大門,把趙寧嚇了一大跳。
“……小李啊。”
趙寧回望,不悅道:“這么大一個人,還這樣毛糙,難怪一直沒有對象。”
“趙老!”
小李漲紅了臉,不是羞的。實際上,他根本沒聽清楚對方在說什么,他現在很激動,“荊山……荊山縣……發現了大墓!”
趙寧很淡定,招了招手,示意道:“別急,坐下來,慢慢說。”
“是……”
小李平息喘氣,一邊坐下,一邊興奮道:“趙老,大墓呀。荊山縣的文物局,在核實了消息之后,就立即打電話過來,讓我們組織專家隊伍前去勘探。”
“知道了。”
趙寧點頭道:“按流程走,看看局長怎么安排。”
“趙老……”
小李很驚訝,意外道:“這可是大墓呀,你不感興趣嗎?”
“有呀。”
趙寧隨口道:“只不過,省局這么多的專家,多我一個不多,缺我一個不少。有些事情,我也不好太專獨,好歹要給別人一些機會。”
荊山,呵呵!
在他的印象中,荊山一帶,位置比較偏僻,沒有什么人文歷史古跡,屬于考古界的荒漠之地,根本沒有研究的價值。
就算有什么大墓,也無非是民間墓葬,肯定沒有多少文物出土。
這么一想,他就懶得折騰了。
小李懂了,一臉嘆服:“趙寧,您真是高風亮節呀,連春秋戰國時期的王陵,也舍得拱手相讓……”
“那是……等等,你剛才說什么?”趙寧目光凝滯,“什么王陵?”
“楚王陵呀。”
小李呆愣D縣文物局說了,在荊山的境內,發現了一座疑是春秋時期,楚王的陵墓。但是他們不敢判斷真假,希望省局派專家指導……”
“咣鐺!”
小李的話還沒說完,就看到向來矜持穩重的趙寧,一把推開了桌子,然后邁著一雙老寒腿健步如飛,奔出了辦公室。
“呃……”
小李瞠目結舌:“說好的高風亮節呢?”
……
省文物局,花了半天時間,召開全體專家會議。
在趙寧的據理力爭,倚老賣老,唾沫橫飛之下,他終于排除異己……不對,應該是排除萬難,獨占鰲頭,成為了專家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