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荒,沒有糧食,肯定要離開。天災,火災、地震之類,可以摧毀整個城池,這有些不可能……因為古城沒倒塌,而且城中也沒有什么骸骨。”
陳教授分析道:“大規模的瘟疫疾病,避得全城百姓逃離……可能性是有。不過也要挖掘四周山地,看看有沒有病變的尸骨。”
“至于戰爭……”
陳教授環視破敗的古城,語氣也有幾分遲疑:“其實這個可能性最大,因為我剛才也注意到了,城中所有建筑,也沒留下什么生活器皿、生產工具之類。”
“這充分說明,城中的百姓,那是主動收拾家當離開的。”
陳教授沉吟道:“可是……如果真是遇上了,兵臨城下的戰爭,也不可能撤離得這么干凈呀。逃難啊,不可能打包全部家當,這不現實……”
“除非是早知道大敵要來了,而且確定自己打不過對方,才提前做足準備,有條不紊的撤離……這也不對呀。”
陳教授搖頭,隨之笑道:“總而言之,疑點很多……這就要大家,同心協辦,一起破解其中的隱秘了……”
“哈哈,理所當然。”一幫人欣然點頭。
廢話,如果啥事都清楚了,他們還考察研究個什么勁呀?就是充滿了疑問,一切仿佛在霧里看花,才有他們的用武之地。
“對了,你們發現了沒有,這是圓城啊。”
冷不防,有人提醒道:“圓形的古城,還保留了一些原始遺風。”
“什么意思?”
王豐愣了下,不是很明白。
“你不知道,其實我們國家,最古老的城池,那是圓的。”陳教授解釋道:“但是后來,不確定從哪個時期起,城池就變成了方形。”
“值得注意的是……”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笑瞇瞇道:“古代文明起源之后,修建的古老城池,基本是以圓形為起始。比如說,我們國家古城第一遺址,城頭山,就是圓形的。而西方國家,也有營造圓城的傳統,羅馬城是圓的,傳說中的特洛伊也是圓的……”
“不過說起來,東西方學者,也說不清楚,為什么古人要先建圓城。”
陳教授輕嘆道:“其實相對圓城來說,方城更好建造吧。”
“有人說,這是受天圓地方思想的影響。”
一個老人隨口道:“方城之外,還有圓形的城郭。但這只是反向推斷,沒有確切的文獻資料表示,古人營造城池,就是按這指導思想進行的。”
“好端端的,說這個干嘛。”
旁邊的老人,不耐的擺手:“與其空談,不如務實一些。走,先找一個可以安營扎寨的地方,等大部隊過來,大家就可以,正式開始考察。”
這話很對……
當下眾人商量了片刻,最終決定入住神廟。
因為在神廟的旁邊,就是咕嚕冒水的古井,這是最優質的活水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