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專家學者,議論紛紛。
對于老專家的講述,卻是有人深信不疑,也有人不以為然。
主要是,太缺乏直接證據了……
洞廳中的只是壁畫,又不是文字記述。也不能,開局一張圖,剩下全靠猜吧。畢竟壁畫的人物,明顯與拜火教,存在了很大的差別。
雖然老專家覺得,這是拜火教的本土化緣故,但是不能讓大家盡然信服。
“關鍵是……”
一個學者指著神明額頭上的戈壁石,一針見血道:“你們不覺得,這些神的頭上鑲嵌的石頭,其實不是什么裝飾手法嗎?”
“我覺得,這應該是眼睛,三只眼!”
這個學者,滿臉認真道:“拜火教的神靈,有三只眼嗎?”
“呃……”
一瞬間,老專家無言以對。
“所以說,這其實是佛教吧?”有人眼睛一亮,急忙道:“在我印象中,三只眼睛的神,貌似只有佛教……”
“……別啊,道教馬王爺,也有三只眼的。”
旁邊有人道:“民間傳說中,三只眼的神靈,不在少數。”
“那是抄的……”
那人笑著說道:“天下文章一大抄,宗教也是這樣啊。”
“基督教,不必多說了吧,就是吸收了埃及神,希臘神的許多精華,然后形成了自己的教義。那個不可描述的宗教,教義也與基督教有些牽扯。”
“至于佛教與印度教,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那人娓娓而談:“哪怕佛教,傳入了我們國家,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融入了本土,直接把本土道教壓得死死的,也逼得道士們抄佛經。”
“到了最后,佛道儒,三教合流,也不分彼此了。”
那人輕笑道:“所以佛教、道教,以及世俗傳說的神仙,都有三只眼。但是追溯本源,三只眼神仙的傳說,應該是舶來品吧。”
“反正在我印象中,三只眼神明,應該是源于印度教的濕婆。”
那人娓娓道:“濕婆是毀滅之神與創生之神,有五個頭,三只眼,四只手。后來佛教,把祂吸收過來,作為自己的守護神,稱為大自在天。”
“等到佛教東傳,我們國家的百姓,聽說有神明三只眼,神通廣大,覺得很厲害,然后也開始創造了帶有本土特色的三只眼神靈。”
那人笑道:“什么聞太師,楊戩,馬王爺,估計是我們抄別人的。”
“誒,你這話,就有些偏頗了。”
冷不防,有人反駁道:“三只眼的神明,不僅是印度產物啊。你不要忘記了,我們古代文史之中,就有天眼的傳說。”
“況且,三只眼,又不是印度獨有的文化。”
這人侃侃而談:“在古埃及,就有荷魯斯之眼傳說。荷魯斯是鷹頭神及太陽神的化身,荷魯斯之眼是能察知世間萬物的神圣之眼,代表著神明的庇佑與至高無上的權利。”
“美國國徽及一美元紙幣的背面上的上帝之眼,來源估計也是這個荷魯斯之眼。”
這人慢聲道:“還有就是,瑪雅預言之中,也提到過一種類似于神話的傳說……遠古時期的人類,也是三只眼,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
“由此也可以知道,全世界各種文化傳說中,都有三只眼的設想。”
這人微笑道:“所以說,就算壁畫上的神明,也有三只眼,不能說明這是源于佛教。”
“……問題是,這是敦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