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高卓的文章,通過了主編的審核,即將在網站發布。在現如今,紙媒衰落的形勢下,大報也要與時俱進,需要電子先行,報紙押后。
總而言之,文章新鮮出爐,猶如投石入湖,很快引發了陣陣熱議。
主要是文章,與王豐相關。
在現在,王豐就是焦點,他的一舉一動,都讓人關注。
但是風潮未盡,又起波瀾。
不知道是大報的推波助瀾,還是有人設置了關聯詞。反正在論壇,官微上,立即有給轉載了高卓的文章。
一時之間,一石激起千層浪。
“什么?”
“只是視察工地,就隨便挖出了猛犸象骨。”
“這運氣,真是……”
“簡直了……無**說!”
不得不說,高卓很聰明,切入點很微妙。
也難怪,他入職幾個月,就受到了主編的器重。他巧妙的,抓住了要點。以春秋筆法,把象骨的出土,與王豐聯系起來。
盡管沒細說,但是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誤以為……
這象骨,那是王豐親手挖出來的。
再聯想到,之前關于王豐的運氣逆天,等等實例、傳說。
自然一下子,就激發了眾人討論的興致。
在驚嘆的同時,大家的注意力,也不知不覺之中,集中在了猛犸象骨上。
“猛犸象,我們國家,有這玩意嗎?”
“對啊,這種大象,不是生活在歐洲嗎?”
“史前一萬年!”
“冰河世紀!”
一個個評論,十分的熱鬧。也要多謝一些影視公司的良心打造,讓許多年輕人,對于猛犸象,也有一定的了解。
當然,這些了解,也比較的片面,比較娛樂化。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真正的專家,也紛紛浮出水面。
高卓的文章中,不僅有文字而已,還有清晰的照片。從照片上,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根根象骨頭,就好像柱子一樣,交錯堆疊。
旁邊還有人,以及各種工具,作為參照物。
一幫專家,通過實物的對比,也忍不住陣陣驚嘆。
“這骨架,好粗壯啊。”
“毫無疑問,這是一頭成年巨象。”
“猛犸象,早期廣泛的生活在歐亞大陸的北部。但是隨著氣候的變化,以及食物資源的短缺,也開始慢慢南遷,所以在我們國家,自然也有猛犸象。”
“據考察研究,史上最大的猛犸象,就源于我們國家。”
“草原猛犸象,體重最大時,可達二十噸,大家可以搜索一下。”
在專家的解釋下,大家對于猛犸象的品種,也多了一些認知。
這也是高卓的目的。
社會大新聞,是搞不出來啦。
但是以猛犸象作為切入點,讓普通人多關心一下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這無疑是有良心的新聞工作者的本職。
所以當新聞,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并且達到一定熱度之后,面對主編親自發來的獎勵,高卓輕描淡寫一笑,不驕不傲。
夸獎之后,主編又說道:“高卓,不要懈怠,要趁勝追擊,繼續追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