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滋味……”
“到底是什么東西啊。”
“要炸了。”
一瞬間,其他人也吃了薄片,反應各不相同。有人默默回味,有人大呼小叫。還有人,干脆凝望著瓷盆,垂涎三尺。
就在這時,張楚也經受不住引誘,小心翼翼吃了一片。
“……啊!”
片刻之后,他驚嘆道:“這真是玉嗎?”
“玉?”
“什么玉?”
冷不防,況原等人,臉色微變。
要知道,他們是這個行業的,對于相關詞,自然特別敏感。
“這個……”
一下子,張楚醒悟過來,連忙看向王豐。他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說漏了嘴,壞了大事。
對此,王豐笑了笑,伸手一指,坦然道:“這就是玉啊。”
況原等人,順著王豐手指方向看去,表情愈加古怪。
瓷盆中的東西,是玉?
沒人信。
“哈哈,小哥,不要開玩笑。”
一個人笑了,擺手道:“如果這是玉,我把瓷盆啃了。”
“就是,就是。”
旁人深以為然,贊同道:“玉是什么?石頭啊,石頭能吃么?反倒是玉石粉渣,這些年我們真是嘗了不少,肯定不是這個味。”
對對對……
其他人頓時大笑。
經營玉石行業的,難免要切割、解剖、雕琢。
在解玉過程中,粉末飛揚。
就算戴了口罩,一樣吸、食一些粉塵。
所以這人,不算是說笑。
他們吃玉粉的分量,真不在少數。
“這位朋友,你好胃口,連瓷盆都能啃,厲害。”
王豐笑了,悠悠說道:“只不過,我不明白,你們為什么覺得,玉不能吃呢?要知道,古代可是有個名詞,叫做……錦衣玉食。”
“……那是迷信思想吧。”
況原眼眸一凝,笑意淡了幾分。
作為一個行家,他對于玉石文化,也有足夠的了解。
自然知道,古人真有吃玉的習慣。
許多古代的典籍,都有這方面的記載。似乎是一些人覺得,玉石是可以吃,并且吃了可以強身健體,甚至長生不老。
比如,先秦之前的周代,就有周王齋戒時,辟谷吃玉的傳統。
反正從周開始,再到魏晉時期。
許多人都覺得,服食玉石,可以輕身延年。
神農本草經,更是提到,玉石可以潤心肺,助聲喉,滋毛發,養五臟,止煩燥,安魂魄。
更有一些道士,崇尚仙道的人,認為玉亦仙藥。
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也。
正是由此,才有了錦衣玉食這個成語的誕生。
說明了在古代時候,只有達官貴人之類,才有服食玉石的資格。
也說明了,在古代的時候,玉石同樣很昂貴。
但是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了,服食玉石對身價有害,這是自殘的行為。所以況原才會說,所謂錦衣玉食,那是迷信思想。
“迷信嗎?”
王豐一笑,就轉頭道:“張楚,冰水。”
“?”
張楚一愣,忽然想起來,屋內王豐準備好的一桶冰水。
當時他還問,弄這個干嘛。
所以現在,要派上用場了嗎?
張楚思索,動作不慢,很快把一桶冰水提了出來。
積木似的冰塊,混雜在清水中。
寒氣升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