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王豐與高卓抵達古城的遺址。
至于幾個保安,還有麥克,已經讓王豐打發離開了。
站在遺址邊上,王豐仔細打量。
那是一片,類似廢墟一樣的地方,在枯燥的泥土下,就是一些殘垣斷壁,以及地基一樣的土塊泥石。
這其間,還有一座門,高達四米,雄偉壯觀。
不過,這是復制的建筑,新建而成。
一些極端的人還覺得,其實這什么古城遺址,根本就是假的。
那是現代人,為了利益,刻意偽造的結果。
對于這種陰暗心理,大家表示理解。畢竟這世界上,造假的東西太多了,各種丑聞曝光,給人留下許多壞印象。
但是王豐,卻可以確定。
眼下的古城遺址,至少有一部分,肯定是真跡。
最起碼,位置是對的。
王豐環視,眼前一片荒蕪的場景,心中也是感慨萬端。
遙想當年,誕生了文明,可以定為都城的地方,絕對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滿目瘡痍,盡是枯草、砂礫的破敗之象。
史料記載,幾千年以前的巴格達,那可是水草豐茂,氣候溫潤的地方。
這里鮮花遍地,草木繁茂,水資源很豐富。不然的話,也不可能支撐一城百姓的生活,以及國王興建的空中花園工程。
可惜,時過境遷。
在空曠的古城中,居然連一個游客也沒有。
只有他們幾個,別有用心的人,在翻修的建筑中閑逛。
事實上,要分辨這古城中,哪些是新建的建筑,哪個是古老建筑,也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
要知道,兩河流域南部原是一片河沙沖積地,沒有可供建筑使用的石料。
古蘇美爾人用粘土制成磚坯,就成了主要的建筑材料。
泥磚建筑隨時間會損毀,因此它們過一段時間就得被拆除、鏟平和重造。隨著時間的延續兩河平原的城市因此不斷抬高。
這樣的古跡,就被稱為臺勒。
所以說,臺勒式的泥土墻壁,多數是古遺跡。
至于石頭呀,磚頭構成的建筑,肯定是現代建筑無疑。
其實吧……
這也是旅游景點的常態。
畢竟這是遺址,不管當年多么的輝煌雄壯,但是在千百年之后,都化成了黃泥土墻。
大家花了錢,過來旅游參觀。
總不能讓大家,看這些殘破的場景吧?
大失所望之下,不要說什么回頭客,恐怕連口碑都沒了。
所以仿古的建筑,應運而生。
仿古不是真古。
造型相似,但是許多功能,與現代建筑一致。這對貪圖享受的現代人來說,也算是便利之舉。他們自然樂得裝糊涂,不會挑這個刺。
然而王豐,終究不是游客。
他在古城遺跡之中,游走了一大圈之后,頓時十分失望。
假門到是見一堆。
但是地圖中描繪的光門,卻絲毫沒有蹤影。
“前面就是祭祀的神廟啦。”高卓示意道:“你要去參觀嗎?”
這古城的遺跡,他不客氣的說,已經參觀瀏覽了幾十遍。對于這里的情況,也算是了如指掌,沒有絲毫的遺漏。
“神廟……”
王豐心中一動,“去,必須去。”
當下,兩人快步而去,很快抵達遺址中,祭祀的廟宇。
走近之后,一堵高大的泥墻,就映入眼簾。
乍看之下,王豐愈加有興趣啦。
同時,高卓在旁邊介紹:“這泥墻,原來是掩埋在地里,所以才沒受炮火的摧毀,一直保存到現在……”
這就意味著,這一面墻壁,可能源于幾千年以前。
想到這里,王豐的眼中,浮現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