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在村子中間。”
奚云蘇直接帶路,引著王豐來到了祠堂。
那是一棟,青磚黑瓦建筑,飛檐翹角,三進門,頗為氣派。另外在祠堂的大門前面,還立了一塊影壁。
王豐不需要進入祠堂,就在影壁上看到了一幅鳥蟲篆書。
奇異的線條,構造十分的奇特。
看起來,確實就好像是一幅,優美的圖案。
也難怪,奚云蘇的印象深刻。
“就是這個……”
奚云蘇示意道:“看到了吧,是不是一模一樣?”
“嗯。”
王豐舉起手機,拍了張照片。
不得不說,拋開裝飾性的圓圈,以及一些像是纏枝紋的點綴。
圖案的內核,確實是鳥蟲篆書。
王豐把照片,發給了陳教授之后,又繼續打量這祠堂。然后他在祠堂的屋檐頂上,一些裝飾性的瓦當上,也發現了類似的圖紋。
霎時間,他就可以確定。
估計村子里的人,對于這個鳥蟲篆書的意思,未必有足夠的了解。
說不定他們與奚云蘇一樣,當成是裝飾性的圖案。
不管怎么說,還是要問一下的。
當下,兩人走進了祠堂,在祠堂的內部,寬敞的庭院中,也有一些上了歲數的老人,很清閑圍聚一起,喝茶下棋聊天。
看到兩個年輕人進來,這些老人只是撇了一眼,就不再理會。
王豐打量,在祠堂的墻壁上,刻了許多名字。
那是捐錢修祠堂的功德碑。
密密麻麻的名字,多數是姓……孫。
王豐環視了一眼,就看到了在,在角落中,有一位老人落單。
他立即走上去,擠出了笑容,客氣道:“大爺!”
老人一臉迷茫。
王豐連忙詢問,奚云蘇負責翻譯。
得意的回答,也在意料之中。
哪怕是老人,也說不清楚,圖案是怎么回事。
因為哪怕是新修的祠堂,也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建而已。
影壁、瓦當上的圖案,在原來的祠堂上,他們只是依葫蘆畫瓢,重新復制上去。
至于圖案是什么涵義……
老人不懂,也沒人去較真。
“哦,對了。”
倏地,奚云蘇又補充道:“大爺說,如果我們真想知道,要去問一個人,他當年負責翻修祠堂,或許知道答案。”
“誰?”
王豐眼睛微亮。
“一個地理先生。”
奚云蘇道:“大爺說,村里的紅白喜事,基本是地理先生負責的。三十年前,重新修建的祠堂,更是那位地理先生,親自選址、勘定方位……”
“當然,最主要是,據大爺說,那位地理先生,祖輩好幾代,都是干這個的。”
奚云蘇笑道:“許多房屋,包括祠堂的修建,都被那位地理先生家世代承包了一樣。”
“他在哪里?”
王豐只關心這個問題。
“村尾!”
奚云蘇表情古怪道:“我應該知道地方……”
當下,兩人拜別了老人,離開了祠堂。
路上,王豐問道:“你認識那個地理先生嗎?”
“說實話,不認識。”
奚云蘇遲疑道:“只不過……在我印象中,應該知道那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