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關于八扇屏的記錄了!”
發現者是在某個受眾群體極少的民間曲藝公眾號中找到的一點點文章。
文章全長不過幾千字,大部分都是討論了當時的藝術環境和相聲的沒落結果。
唯獨有一點點,是單獨說了一下這錢文章作者的發現。
《被懷疑存在真實性的曲目——八扇屏》
【八扇屏——相聲太平歌詞的失傳曲目之一。其中有眾多描寫古代人物的貫口臺詞。根據前輩回憶有十幾種之多。現已失傳,無有任何記錄臺詞。】
【現存已知關于八扇屏的記載,也是在二十年之前對某位相聲傳人的采訪中偶爾提及。以下是當時部分采訪記錄。】
記者:“您的記憶中,還有什么事屬于相聲傳統藝術里失傳的東西呢?”
傳人:“我記得我父輩的那些人還在的時候,經常說一些貫口。其中就有像是夸八扇屏地理圖……之類的。”
“這些相聲段子里有大量的貫口類的表演。但是非常可惜的是都沒有流傳下來。”
記者:“您作為相聲傳人,就沒有繼承這些東西嗎?哪怕是一些記載都沒有嗎?”
傳人:“我們開始上臺的時候,就已經出現新式相聲了。這些老段子根本沒人學!”
“又長又麻煩,而且效果也一般,領導愛看的也不多。沒人愿意學可不就失傳了嗎!”
“而且像是貫口類的表演,不下個十幾年的苦工根本說不出來那種味道。”
“就算會背了,也只能像是念報紙一樣說詞,觀眾哪有什么心情在舞臺上看你念報紙啊!”
記者:“那當初的這些老段子,老貫口就沒有存下什么錄音錄像嗎?”
傳人:“當時沒人覺得會失傳,真等那一批老先生都走了以后,這些個節目才在真覺得是失傳了。”
之后的一段文章中,記者表示在其他的文字記載或者是圖像記載之中,并沒有發現什么關于八扇屏的記錄。
甚至是曲協的部分記錄中,也沒有發現相關的記錄。
就好像是所謂的那些貫口節目根本不存在一樣。
這就讓人忍不住懷疑其真實的存在性。
因為除了這一點記錄以外,沒有過任何正式記載。
文章再往后就是表達了什么傳統曲藝的衰敗之類額的話語。
但是現在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人發現,文章中記錄的時間是二十年前的采訪。
但是這篇文章的發表時間也已經足足有快20年了!
那也就是說,從四十年前的那一段采訪過后,再也沒有一位相聲藝人公開說過八扇屏這三個字?
眾人好像是發現了什么寶藏一樣,激動地將這一點發布在了網上!
“時隔四十年,消失的相聲貫口重現!”
當然了,人們激動的原因不是單單因為一個貫口。
也不是那簡單的幾句唱詞。
更多的是看到了一波傳統藝術復興的浪潮!
為什么,傳統藝術明明已經走向了沒落,仍然有人愿意給自己填上一頂宣傳傳統文化的帽子呢?
那是因為即便是沒落,傳統曲藝仍然在大家心中有地位!
這種地位是不可取帶的,是根深蒂固的。
這也是明明相聲已經沒有人愿意聽了,卻仍然每年出現在各大晚會上的主要原因。
不單單是相聲,連帶著曲藝也是一樣。
在失傳了大部分節目以后,也是來來回回的表演著那些不知道看過多少遍的橋段。
無數人罵相聲爛,罵戲曲爛,罵各類的傳統節目。
不能說所有人都是厭惡。
大部分人也無非是恨其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