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表演,恐怕還有幾刀催心!
至于主流的眾多藝術家們,一瞬間臉色蒼白!
然后直接被怒火染紅!
他怎么敢!
他不過就是一個區區民間相聲團體的老板!
他怎么敢嘲諷我們主流相聲界!
他算個什么東西!
臺上。
林清風并沒有繼續說這個話題。
將話鋒一轉,兩人繼續說道:
“相聲界現在,處境很尷尬”
“是這樣的。”
“從今天說起,今天是相聲的開山祖師窮不怕朱少文先生“”
“朱老先生”
“誕辰一百七十六周年”
“對”
“從有相聲界,也沒有人想到過祭奠這位前輩。”
“那是我們祖師爺。”
“但是在中國相聲史不能不提。朱先生,不是第一個發明相聲的人。”
“這不假。”
“在他前面,有張三祿,還有很多老先生們,是大家共同的智慧,創造了相聲。可是從窮不怕先生這兒,把他發揚光大,才使得相聲代代相。”
“哎”
“在相聲界,認為朱先生是我們的開山祖,第一代祖師。身為朱先生的徒子徒孫,我們有義務,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宗。這是第一步,不管你多大的腕兒,沒有祖宗你也不是干這個的。”
“自打窮不怕先生把相聲這個東西完善了之后是代代相傳,一直到相聲八德的年間,相聲達到了一個很繁榮的位置。”
“比較有規模了。”
“想當初啊,有一批德字輩的演員,最著名的是相聲八德……”
相聲界德字輩,壽字輩,寶字輩,文字輩。
四代傳承,大師云集。
一代代的將相聲不斷的完善,將相聲的各種技巧流派與各種貫口太平歌詞創作傳承下來。
在林清風的講述中,一代代的相聲大師的名字將中眾人的記憶重新喚醒。
即便是已經錯過了那個時代,但是那時候相聲的影響力卻從未有人忘記。
從清末。到建國。
建國后的眾多耳熟能詳的相聲名家的名字,更是幾代人抹不掉的記憶。
林清風將眾多名家娓娓道來以后,又一次的感嘆道:
“大伙兒愛聽相聲我愛說相聲,但是現如今的相聲處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上”
“這個很多原因”
“當年有個地方叫天橋,天橋當初四海馳名。多少個能人在這兒,打把式賣藝的,指著街頭賣藝能吃飯能養家糊口。”
“今天不行了,為什么呢?我們研究過這個事情。”
“比如說過去,這兒是天橋,旁邊這兒有個地名叫山澗口”
“早晨起來,這些個賣力氣人,拿著鐵鍬的,拿著扁擔的,跟這兒等活
比如說一會來人了,永定門火車站卸車,要四個人卸八個車皮,一個人給兩塊錢。”
“到這兒,十冬臘月的也脫一光膀子卸這車,哧鞋吭哧卸完了,比如說下午一點半,卸完了一人拿著兩塊錢往回走,再有活都不去了。這兩塊錢夠活著了”
“攥著錢往回走,到天橋找一小澡堂子洗澡。馬路對過,二葷鋪小飯館,就是茶館帶飯館然來一毛錢的酒。能給個四兩半斤兒的。”
“要一個軟熘肉片要寬汁兒,來一碗白片兒*要八兩,過去那稱跟現在不一樣。十六兩一斤,半斤這一碗面。”
“洗完了出了池子沏上一壺高碎,飯菜也來了,著酒就著肉片,里這黃瓜片跟木耳之類的,喝完了酒,為什么要寬汁兒啊,拌面吃。吃飽了這兒一喝茶,往鋪上一躺睡到兩點來鐘。
“出來,逛天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