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社后臺里,寧凱旋捧著不停震動的手機,臉上有點紅。
平日里他都按著林清風的要求,每天開場之前坐在票房里,幫著張云順老爺子處理票務的事情。
結束以后就在后面隨便找個位置或者坐在后臺上場門那兒,聽別的演員們表演節目。
可乖巧一個人。
甚至張云順老先生都說,可以放心讓寧凱旋一個人守著票房了。
但今兒個不一樣啊。
今天可是先生比賽的日子。
寧凱旋早拿著手機守著直播盯著看。
一邊看著別人對林清風的夸獎。
感覺到與有榮焉。
這一不小心,他就沒忍住,加入了討論。
就是上面那個嘲笑別人沒見識的,那就是寧凱旋的id。
也就是好在他開了小號,而不是發在自己原本的微博號上。
當時寧凱旋開新號,主要是想跟從前被宋德騙錢的自己割裂開來。
這個小號的微博名叫做:先生今天收我為徒了嗎。
每天上線發的第一條微博都是“沒有。”
簡直慘兮兮。
寧凱旋打算先打著卡,等打卡一年,就去找林清風賣慘,啊不是。
去找林清風,讓他看看自己想要跟他學相聲的誠意。
結果寧凱旋也沒想到,自己隨便發的一條微博,就引起了這么大的風浪。
他那句話,確實是相聲演員要學的東西之一。
而且還會拿來當一些傳統活兒的墊話。
當然,寧凱旋目前學的,也都是些這樣粗淺的東西。
但,讓不明內情的圍觀群眾看了。
就只會覺得這個人好厲害啊,看上去好像是個專業相聲演員。
寧凱旋的第一反應就是:
完了完了,我是不是又闖禍了。
現在馬上再換一個微博小號還來得及嗎?
不提寧凱旋這頭。
舞臺上,林清風的表演還在繼續。
已經說到爺倆在三河縣里找了個旅館,一人一個房間住下了。
林清風:
“俗話說,在家事事好,出外樁樁難。”
“我們這房間,屋里燈泡兒小,就鵪鶉蛋那么大。”
連說帶比劃的,他又學小男孩兒聲音:
“‘伙計伙計!’伙計進來了,‘什么事兒?’我說燈泡太小了,”
順勢比劃了一個籃球大小的圓。
“伙計說,‘沒見過,沒見過,沒見過籃球能亮的。給你換這么大的吧。’”
一邊說,一邊比劃了一個正常燈泡的打小。
然后接著說:
“拿來仨燈泡,擰上一個,這倆備用。”
“躺下我也睡不著覺啊,累,這一天多累啊,躺著,拿起一燈泡來,你說這玩意兒啊,誰研究的?哎,上面還寫著,”
于謙好奇問:“寫的什么?”
林清風舉著扇子,做觀察燈泡狀:
“易碎品,請勿放在口內。”
于謙道:“廢話。”
林清風也道:
“吃錯藥了吧,誰會把燈泡擱嘴里啊?”
一頓,又道:
“擱嘴里能怎么的?我不信,我得試試。”
于謙:“怎么就非較這個勁兒?”
林清風說著我得試試,做了個仰頭張嘴吞燈泡的動作。
再跟著哼哼兩聲。
把嘴里塞滿了東西再說話的聲音學了個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