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讓貓牙來錄制節目并且發在網上。”
“大家都在網上看過了,還會再來聽相聲嗎?”
林清風聽了,只是淡淡一笑。
“你有這樣的疑問很正常。”林清風道,“那是因為你還不了解相聲。”
“相聲最早,傳統活有幾百段,但并不是每個藝人都會那么多。”
“怎么樣,才能夠讓你最拿手的那么幾段,吸引人翻來覆去的聽,也不會覺得煩。”
“這才是相聲演員最重要的本事。”
胡菲菲似懂非懂。
但她隱約想起,自己時不時會翻出錄下來的林清風那幾段貫口聽。
這大概跟林清風所說的,差不多是一個意思吧?
林清風沒有告訴胡菲菲的是。
他同意貓牙來錄制節目的日期,是由他決定的。
而青云社的節目排班,也是可以進行更改。
就好比如今,像于謙林清風和欒云平,這算會的多的。
但其他演員,多數能拿到臺上去說的相聲,兩只手就數的過來。
青云社到如今,也依然門庭若市。
難道靠的是絡繹不絕的新相聲嗎?
不是的。
是因為好的演員,能夠在傳統活之中,加入新包袱,時不時地進行調整。
還會根據演出現場的不同,進行現掛。
只有這樣,才會讓人聽了還想聽。
回到青云社后臺,胡菲菲到底還是沒有像王峰一樣坐在后臺上場口。
而是去找了寧凱旋,臨時買了一張票。
也算她運氣不錯。
雖然因為王峰的事兒,青云社再一次火了一把。
但今天居然正好還剩了一張票。
只不過是在犄角旮旯里。
林清風則是找到了欒云平,把貓牙的事情都給他說了。
欒云平倒是反應迅速:
“這么說,每一次錄制您提前兩三天告訴我,我來改節目單。”
林清風過來找他,就是這么個意思。
因此點點頭,告訴他,趁熱要打鐵,下一次錄制就是下場比賽結束的第二天。
欒云平點點頭,扭頭就去了小辦公室修改節目單。
這也是青云社的一個好處。
雖然欒云平通常會在每周一排完這一周的節目單。
但只會提前一天通知下去。
這樣,萬一有什么特殊情況比如誰請假誰病了或者誰臨時想換活兒。
也好臨時進行調配。
主要一場相聲大會,跟比賽相聲不一樣。
觀眾花錢進來看相聲,得給他們最大的享受。
至少就不能刨活。
好比頭一個節目,提到了捧哏演員的父親去世了之類的包袱。
那后頭就不能演論捧逗了。
這就叫刨活了。
因為論捧逗最后的大包袱,就是圍繞在“我爸爸死啦!”這一點上做文章。
所以說,排節目單這個事情,也是費了欒云平好多腦細胞。
林清風進小辦公室的時候,欒云平就一邊叼著筆。
一邊拿充滿哀怨的眼神瞪林清風:
“我說師哥,你招人歸招人,什么時候找個技術型人才,分擔一下我手里的活兒吧?”
“你師弟再強壯,俺也是個人吶。”
“照您這么使喚牲口似的使喚下去,早晚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