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風繼續:
“一看見打雷,你大哥趕緊出去,抱著樹。”
然后學大哥喊話:
“都躲開點,打雷了!別劈著你們啊!!”
于謙無奈:“就劈他一個人啊?”
林清風就笑:
“大哥幽默。”
“好找樂子,哄大伙兒一樂。”
“糟踐自己給大伙帶來樂趣。好人啊。”
于謙無語。
林清風繼續:
“一會兒的功夫,天可就晴了。”
“晴空萬里,紅日噴薄。院子里邊立三棵白杉槁。打七級大棚、過街牌樓、鐘鼓二樓,藍白紙花搭的彩牌樓,上寫三個字,當大事。”
緊接著,便又是大段貫口了。
林清風打起了精神,《白事會》的貫口,比起《夸住宅》其實要更難一些。
“孟子曰:‘唯送死者以當大事’,早晨九點來鐘出堂發引,先放三聲鐵炮,請來了文官點主、武將祭門,先由杠夫二十四名將經棺請出門外,杠夫滿都是紅纓帽、綠架衣、剃頭、洗澡、穿靴子,一個個是滿穿套褲,八十人杠換三班二百四十人,擺開一字長蛇五里陣,浩浩蕩蕩,威風凜凜。最前邊是三丈六的銘旌幡,緊跟著就是紙人紙馬。”
“有開路鬼、打路鬼、英雄斗志百鶴圖,方弼、方相、哼哈二將,秦瓊、敬德、神荼、郁壘四大門神,有羊角哀、左伯桃、伯夷、叔齊名為四賢,紙人過去了,童引法鼓子弟文場,七個大座帶家廟,松鶴、松鹿、松亭子,松傘、松幡、松轎子,花傘、花幡、花轎子,金瓜鉞斧朝天鐙,肅靜回避牌,外打紅羅傘一堂,上繡金福字,飛龍旗、飛鳳旗、飛虎旗、飛彪旗、飛魚旗、飛鰲旗,四對香幡、八對香傘,尼姑二十名,道姑二十名,檀柘寺的和尚四十名,雍和宮大喇嘛四十名,在前面有影亭一座,擺著你爸爸的像片——”
這里,林清風作勢模仿了一下《西游記》里頭,孫悟空單腿翹起,手搭涼棚翹首遠望的造型。
于謙吐槽:“咳!猴兒哇。”
林清風繼續:“送殯親友兩千多位,有的人架著你哥哥,有的人架著你兄弟,這哥倆頭戴麻冠、身穿重孝是泣不成聲啊。”
“早晨九點鐘出堂發引,這口棺材,由南城奔北城,由北城奔東城,轉遍了北京四九城,到晚上七點半才把這棺材抬回了家!”
于謙納悶道:“嗯?怎么又抬回來了?”
林清風:“沒墳地。”
于謙道:“去你的吧!”
這便是結束了,兩人鞠躬下臺。
這一段活,可以說兩個人都花費了一百二十分的精神。
如今終于結束了,松了一口氣的同時,都覺得累。
倆人對視一眼,看到了彼此臉上的疲憊,也猜得到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便不由得都笑了一笑。
等回到座位上坐好,林清風發現楊旗志的臉色非常難看。
并不是以往的因為討厭他倆而不給好臉色。
認真說起來,楊旗志這臉色,清白交加。
更像是做了壞事卻沒成功之后的惱怒和心虛。
想到之前張部長說的話。
林清風心里有了想法。
等他摸出手機,看到李滿發來的消息。
林清風便知道自己猜對了。
楊旗志確實趁著林清風跟于謙在臺上的時候動手了。
他的動作也很簡單,一封聲淚俱下的公開信。
早在一個禮拜前,跟任鈞不歡而散以后。
楊旗志就已經在構思這封信。
經過一個禮拜的潤色。
這封信,辭藻華麗,感情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