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班可以說是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青云社的主要工作。
畢竟二十一世紀什么最重要?
人才最重要!
曲藝班,毫無疑問,就是一個給青云社源源不斷輸送人才的培育基地。
所以任鈞和張云順兩個督工的時候,一方面注重給工人防暑降溫。
一方面也是非常冷酷無情地催進度。
簡直讓工人們對他們又愛又恨。
好在這份努力也沒算白費,曲藝班的那些建筑,基本上都到了收尾的階段。
接下來就是購買教室和宿舍需要的設備。
這件事情,郎鶴焱打算自己扛下來。
這樣,至少就能讓任鈞可以安心去演出。
郎鶴焱并不覺得自己年輕會被宰。
畢竟就他那個長相,也沒人敢覺得他好欺負吧。
郎鶴焱的目光里滿是憧憬:
“軟裝預計這個月月底就能完成,下個月曲藝班就能開始招生。”
“目前其實已經有六個學員在后臺跟著學習,他們很快就能夠過來演出。”
“所以我覺得,人手是很容易解決的。”
他撓了撓頭:
“其實場地才是更棘手的。”
畢竟,要一個合適的能夠容納一百人以上的觀眾,還要有一個舞臺的茶館類小園子。
是可遇不可求的。
更別提有可能你遇見了好的,但人家不肯賣。
這太難了。
但這反而對于張部長而言,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他問:
“我記得,大柵欄兒那里有一個三慶劇院,你覺得如何?”
郎鶴焱一聽,眼神就亮了起來。
三慶劇院,自然是他第一個考慮的地方。
無它,曾經他帶隊的分隊就是在三慶劇院演出。
但是那時候,是師父的名聲已經足夠了,和劇院進行了協商以后,保留每個周六下午的京劇演出,從而將其他時間出借給他們進行相聲演出。
算是和諧共處。
一方提供場地,另一方幫忙吸引觀眾反哺京劇。
但現在。
說句不尊重師父的話。
這會兒走出去,林清風充其量算個網紅,誰特么認識你啊。
除非,拿下這場比賽的冠軍。
張部長一看他這樣,就知道了。
正要再說些什么,守在門口的保鏢敲了敲門,探頭進來。
張部長見勢,笑了笑,拍拍郎鶴焱的肩膀,又走了。
老先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獨留下郎鶴焱再次陷入迷茫。
所以他找他聊這么一大段,是為了什么啊?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郎鶴焱打開手機,按著自己的記憶,把跟張部長的這段對話在備忘錄里復盤了,然后發給林清風。
徒弟生存守則:當你不知道發生的事情是好是壞的時候,就去問師父。
問師父就對了。
反正師父不會害你。
這就導致了林清風剛結束了攝影師的后臺采訪,摸出手機,就發出了一聲“一鵝!”
郎鶴焱這條微信的長度,堪比寧凱旋的小作文。
甚至還不如寧凱旋呢。
寧凱旋發過來的消息,好歹還是分段的。
至少林清風能夠看著看著歇口氣。
郎鶴焱這條消息。
林清風手機網上拖了三屏幕才算完。
偏偏林清風對自己這個徒弟很了解。
他跟寧凱旋不一樣,發這么長的消息,必然有其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