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我滾一邊去,我不想跟你說話。”長生轉身就走。
此言一出,周圍的官員愕然震驚,面面相覷,但龍顥天不以為意,快走幾步跟上了長生,“看來不止我了解你,皇上也了解你,你公平中正,也只有你擔任戶部尚書,日后我等平叛所需的軍餉錢糧才能公平供給。”
長生不耐擺手,“我已經很煩了,你就別在我耳邊啰嗦聒噪了,趕緊抓楊復恭去吧。”
“是是是,”龍顥天笑道,“尚書大人,朝廷讓我們自行招募新軍,且應允先行支付我們一百萬兩募資,這錢還請早些調撥給我們,沒有銀兩如何能夠募兵”
“我都不知道有這回事兒,你等我回去看看公文再說吧。”長生不愿與龍顥天多說話,便急行快走,將其甩在身后。
回到御史臺,發現門口站著個熟人,是尼姑余一,此人乃大理寺的捕頭,先前大理寺派她前往義莊辨察真偽,余一發現了線索卻對上隱瞞,善意的保全了他。
余一此番過來是來通知他行刑的時間和地點,大量閹黨被判了斬立決,斬立決就是立刻殺掉,今天就要行刑,午時三刻于長安西門外。
長生可不喜歡看斬首,但他是御史大夫,參加會審,自然而然的就成了監斬官,不去不行。
眼見余一要走,長生急忙喊住了她,詢問她愿不愿意調來御史臺,余一雖然是尼姑,卻是殺伐果斷,公正嚴明,對于長生的行事風格很是欣賞,相較于瞻前顧后,權衡左右的大理寺卿楊叔昀,余一更喜歡恩怨分明,干脆利索的長生。
見余一應允,長生好生欣慰,待余一走后便回到公堂寫下了公函,派人持拿公函往大理寺調人,楊叔昀也算是半個自己人,他也不好意思明著搶人,所寫的公函乃是借調公涵,說白了就是余一仍然屬于大理寺,御史臺只不過是臨時借調,但他這個借調肯定就是有借無還了。
大頭一直在府上緊張的等長生散朝,知道他回來了,大頭便來到公堂詢問朝堂上發生的事情。
長生昨天還遣派大頭將御史臺的四百萬兩白銀送去了戶部,擔心自己去晚了戶部會亂動這筆錢,長生便意簡言賅的告知大頭自己已被朝廷任命為戶部尚書,然后與大頭騎馬匆匆趕往戶部。
大頭知道戶部事務繁瑣,也知道長生接了個燙手的山芋,多有擔憂,“大人,戶部的差事可不好當啊。”
“我知道,但我總不能抗旨吧。”長生無奈嘆氣。
“若是太平盛世,戶部是最好的差事,但眼下兵荒馬亂,風雨飄搖,戶部的差事”
不等大頭說完,長生就擺手打斷了他的話,“接下來你有的忙了,得出去挨個抄家,涉案的官員單是五品以上就有七十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