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說著便轉頭四顧,專瞄暗處。
長生自然知道他在找什么,無奈搖頭,“御史臺乃律政府衙,光明正大,怎會有陰魂鬼魅。”
“大人說的是,”大頭訕笑點頭,轉而沖楊開等人說道,“一會兒咱們去城外亂葬崗轉轉如何”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便如楊開這種沉悶之人也不能例外,對于大頭的提議,三人竟然無一反對。
四人同行,長生自然不會擔心他們的安全,也就不曾阻止,回到御史臺自去后院兒,大頭等人則連夜出城,結伴見鬼去了。
長生回到后院先去了一趟馬廄,之后方才回屋休息,這些天他幾乎都在馬背上度過,當真是疲憊交加,躺下之后很快睡了過去。
練氣之人不管是精神還是體力,恢復的都比常人要快,只睡了兩個更次長生就醒了,醒來之后也沒有急于起床,而是靜臥養神,沉吟思慮。
昨天刺客一事雖然沒有對他造成威脅,卻給他提了個醒,不管是倪家的比武招親還是朝廷的武舉比試,亦或是清除閹黨和眼下正在進行的整頓吏治,自己都得罪了許多人,樹敵太多,免不得遭人報復,日后不管做什么都得多加小心。
此外,用不了多久皇上就要檢閱新軍,檢閱新軍就意味著三路兵馬開始分頭討逆平叛,由于自己之前曾經向皇上坦言自己與李中庸和陳立秋的關系,而且皇上也留下了活口,故此三路兵馬接下來應該不會前去討伐李中庸和陳立秋。
不過大軍一旦開拔作戰,接下來戶部就面臨著補充軍需給養的重任,雖然此前已經撥放了三個月的軍需,卻并不意味著這些軍需就一定能撐上三個月,接下來三路兵馬很可能會不停的向戶部要錢要糧,合理與不合理的理由一籮筐,隨便一句打仗吃得多,戶部給是不給亦或是若是軍糧不續,怕會貽誤戰機,戶部給是不給如果不給,打了敗仗算誰的
不行,不能在戶部待著,得找個理由跑出去,自己不在戶部,吳雨生自會揣摩皇上的心意權衡處理,自己不但能避免麻煩,還能趁機避嫌,免得皇上懷疑自己主政戶部,給張善調撥的錢糧比其他兩路兵馬多。
而張善憂國憂民,忠心用事,這就注定了他所統領的新軍一定會打大仗,打硬仗,錢糧的耗損也一定比其他兩路兵馬要快,屆時自己難道能夠眼睜睜的看著浴血奮戰的將士們忍饑挨餓
如果多給了,皇上起了疑心,倒霉的不是自己而是張善,萬一皇上唯恐張善發展壯大,故意下旨讓他克敵攻堅,以此削弱他的兵力,那就得不償失了。
不過完全撒手不管也不行,張善還指望著自己接濟軍需糧草,必須保證張善有足夠的軍需,但是從戶部調撥肯定不成,要走賬的,瞞不住,只能自倪家各地產業中抽錢接濟。
但這事兒得做的很隱秘才行,萬一被朝廷知道了,不止皇上會多心,下面的大臣們也會議論猜忌。
下個月十五皇上檢閱新軍,張墨也一定會來,屆時自己可以將倪家在各地的產業告訴她,倪家的金印也給她一個,屆時若是軍糧不續,張墨可以自行抽調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