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州史稱金陵,是一座千年古城,城池很大,城墻也高,由于已經知道朝廷派兵南下討伐,升州城的城防異常嚴密,城門緊閉,城墻上有大量士兵巡夜警戒。
出于守城需要,城外兩里范圍內的樹木被盡數砍伐,三人是自西面來的,長生并未直接奔向西側城門,而是在兩里之外勒韁轉向,借著樹林的掩護奔向南門。
大頭和釋玄明并不知道長生這么做的用意,而長生也沒有與他們多做解釋,片刻過后來城南樹林,選了一處隱秘地點翻身下馬。
釋玄明先前自驛站帶出來的酒水還剩下半壇,長生下馬之后立刻走到釋玄明身邊,拿過酒壇仰頭喝酒,灌了幾大口之后,長生又故意灑了一些在身上,轉而將龍威刀扔向一旁的大頭,“我佯裝倭寇去城門鬧事,你們待我去到城門之后再自南邊趕過去阻止我,不用怕暴露靈氣修為,因為倭寇也有靈氣修為。”
大頭抬手接住龍威,不無擔憂,“大人,他們萬一放箭怎么辦”
長生沒有接話,轉身疾行,穿過樹林來到西面主路,轉而搖搖晃晃的朝著城門走了過去。
兩里的距離,長生走了半刻鐘,雖然走的跌跌撞撞,不時還會摔倒,速度卻不慢,他要裝出一副醉酒且焦急的模樣,之所以這么做除了麻痹守軍,主要還是為了節約時間,他們已經將途中耗費的時間縮短到了極致,足足比預計的早到了兩個時辰,而今趕到了地頭兒,他也要更點必爭,力求快速。
在其出現在官道上不久,城墻上就有人向他所在的位置張望,這說明帶兵的校尉有靈氣修為,可以夜間視物,在其距城門還有百步之時,城墻上傳來了高聲喝問,“來者何人”
聽得守軍喝問,長生立刻抬頭高喊,他喊的不是八嘎呀路,而是幾句倭寇嘮叨和抱怨的話,八嘎呀路這句話太常見了,也很容易學,糊弄普通士兵或許可以,但是想在晚上糊弄精神緊繃的守軍則很容易弄巧成拙,故此他說的是一連串的倭寇言語,他必須讓這些士兵確定他是倭寇才行。
他這么做也是在賭,賭孫儒和倭寇已經狼狽為奸,沆瀣一氣,而且其手下的士兵也知道孫儒已經與倭寇達成了某種交易。
守城士兵都會隨身攜帶弓箭,在長生喊著倭寇語言踉蹌向前之際,一支箭矢疾飛而來,插進了長生面前的土里,與此同時有人高聲呵斥,“來人止步”
雖然守軍射出了箭矢,長生卻并不懼怕,反倒暗暗松了口氣,因為對方這一箭沒射向自己,就說明守城的士兵對倭寇并不陌生。
長生低頭看向地上的箭矢,轉而上前將其拔了出來,揮舞著箭矢高聲叫罵,這次他終于在一連串的倭寇言語中夾雜了八嘎呀路。
“將軍,這狗東西在罵您,我射死他。”城墻上有人說話。
“不成,射死了怎么向上頭交代。”說話之人抬手壓下了屬下抬起的長弓。
長生見狀又是幾句倭寇的語言,其中還摻雜著部分漢話,有開門,將軍,姑娘等字眼兒。
“將軍,這狗東西說啥呢”有人問道。
“不像什么好話,”領兵之人皺眉搖頭。
長生自城下暴跳如雷,隨即又將手里的箭矢拋擲了出去,拋擲之時是用了靈氣的,不過故意扔歪,箭矢自空中翻滾搖晃,不等飛上城墻便落于地面。
“小心,此人是個高手。”領兵之人沉聲告警。
就在此時,一陣夜風吹過,察覺到刮的是南風,長生立刻提氣催吐,將之前喝下的酒水一股腦兒的吐了出來,轉而跌落在地,四顧尋找,隨手抓了幾枚石子兒朝著城墻上的守軍拋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