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凌空拔刀,靈氣外延,揮出一道長達丈許的淡紫刀芒,隔空襲向為首的面具男子。
那男子乃太玄高手,靈氣自然也可外放,眼見刀芒近身,竟然不躲不閃,雙手持刀,催發刀芒,凌空下劈。
由于對手靈氣充盈,所發刀芒在抵消了長生催發刀芒之后尚有存余,長生不敢輕敵,只能急閃避讓。
雖然催動靈氣揮出了刀芒,面具男子的招式卻不曾用老,眼見長生閃躲立刻凌空移位,抖腕變招,下落的同時封住了長生閃躲的退路。
長生剛剛晉身紫氣,尚不習慣御氣凌空,眼見對方料事于先并提前封住了自己躲閃的退路,只能靈氣下移,筆直下墜。
那面具男子出招快如閃電,見長生落地,再度凌空變招,氣灌長刀,催生丈許刀芒直揮下劈。
長生此前曾經多次與倭寇動手,對他們的武功路數有所了解,倭寇武功的最大特點就是極度務實,沒有任何無用好看的花招兒,每一招兒都暗藏殺機,而且他們也非常擅長快速搶攻。
由于對他們有所了解,便知道對手絕不會允許自己落地之后從容的穩住陣腳,故此落地的瞬間便快速轉身,急挪尺許,就在其移位的瞬間,飽含充盈靈氣的深紫刀芒便急追而至,一陣碎石飛濺,地面上出現了一道長達數尺的森長豁口。
不等長生穩住身形,面具男子已經急墜落地并開始揮刀搶攻。
在長生與面具男子揮刀對攻之時,大頭等人也已經與敵方其他紫氣高手短兵相接,按照他之前的安排,李中庸和陳立秋分別敵住了那兩個居山高手,而大頭四人則合力迎戰敵方兩個洞淵高手。
俗話說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雖然已經晉身淡紫居山,但對戰太玄高手長生還是極為勉強,對方靈氣修為異常精純,而且出招的速度極快,一陣搶攻直接打的他左支右絀,疲于應付。
實則近身搶攻也是長生的強項,此番對戰之所以不占優勢主要還是因為他并不擅長用刀,他最擅長的是徒手對敵,但此時先機已失,根本沒機會重整旗鼓,穩住陣腳,只能見招拆招,尋找機會斬斷對方的薄刃長刀。
長生落于下風,另外幾處戰團己方眾人也不占優勢,釋玄明和楊開合力對戰敵方一名洞淵高手,由于釋玄明所用綠沉槍為長兵器,故此那洞淵修為的倭寇并不與他從容施展的機會,不用長刀,只以短刀與二人近身纏斗,這些人出自同一家族,武功招式走的也是同一路數,快速搶攻,以一敵二,打的釋玄明和楊開手忙腳亂,應接不暇。
大頭和余一敵住了另外一名洞淵修為的倭寇,其境況也與釋玄明和楊開大同小異,那倭寇雙手持刀,一長一短,使的出神入化,詭異刁鉆。
李中庸和陳立秋也不曾占到優勢,二人的對手貌似也是一對雙胞姐妹,互相聯手,全無破綻,而李中庸和陳立秋的殺手锏為赤陽神功和玄陰神功,兵器也不是二人的強項,雖有朱玄劍和純鈞劍在手,卻尋不到斬斷對方長刀的機會。
血戰四大山莊之后,己方眾人信心爆棚,但與倭寇交手之后,己方眾人的信心卻在快速流失,因為這些紫氣高手的武功著實厲害,出招的速度也遠非中土武人可比。
此前長生曾與大頭和釋玄明突襲麒麟鎮,殺的倭寇措手不及,損兵折將,但此番再戰卻尋不到當日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處處受制于人,始終疲于應付。
之所以出現這種變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之前的突襲己方是有備而去,敵方全無防范,事發突然,亂了陣腳,而此番情況卻直接逆轉,變成了敵人有備而來,己方被動應對。
再戰片刻,仍然無法扳回劣勢,長生越發焦急,敵方五人尚未施出殺手锏就已經打的己方眾人狼狽非常,若是盡出全力,己方勢必吃虧。
長生焦急,其他人更焦急,長生和大頭等人還有過與倭寇動手的經歷,對倭寇多有了解,而其他人初次對戰倭寇,對他們這種與中土武人大相徑庭的打法極不適應,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倭寇既不在乎招式是否優雅,也不在乎身法是否好看,瘋了一般的猛打猛上,什么氣度,什么架勢,什么節奏,全沒有,一心只想殺人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