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楊開接話毫不遲疑,長生知道自己猜對了,楊開的確在糾結此事。
長生知道此事的嚴重性,若是不能打開楊開的心結,此事將會成為他的心魔并一直困擾他,急切思慮之后出言說道,“打仗總會死人,我不認為你做錯了什么。”
不等楊開接話,長生再度說道,“你知不知道同塵和尚被燒掉的那些糧草能救活多少災民你知不知道為了給同塵和尚增補糧草,大唐要餓死多少人你的確殺了那幾個嬰孩,但你也在無形之中救下了許多人,這可不是自欺欺人,你也知道我說的確是實情,日后每當你想起自己殺了那幾個嬰孩的時候,也要想想如果不殺他們,倭寇萬一趁機焚掉了糧隊,同塵統領的十萬兵馬就有可能全軍覆沒。”
“多謝王爺開導,我沒事的。”楊開心頭略輕。
唯恐心魔消的不夠徹底,長生再度說道,“你今日之舉,勢必遭到喜歡以道德圣人自居民眾的詆毀和詬病,不用管他們,那些人只會詆毀污蔑,真讓他們來處理這種情況,直接束手無策,所謂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指的就是這群人,屁大的事兒干不成,挑毛病一個頂倆。”
楊開雖然平日里沉默寡言,卻是心細如發,感動長生的寬慰勸解,便出言笑道,“王爺,您放心,我真的沒事兒。”
“沒事兒就好,”長生說道,“正所謂無懼千夫所指,但求無愧于心,你看看我,主政御史臺和戶部幾乎得罪了全天下的官員,此后又蒙受皇恩,異姓封王,更是招致無數人的嫉妒,我現在已經不是千夫所指了,而是萬夫所指,人人記恨。”
“王爺放心,兩害相衡擇其輕的道理我還是懂的。”楊開說道。
“你能這么想我就放心了,”長生手指北方正在重新燃點火把的糧隊,“我先前說的也不全是氣話,這十萬兵馬放在同塵手里遲早會全軍覆沒,三十萬新軍是朝廷最后的家底兒,龍顥天的那十萬已經指望不上了,如果同塵的十萬大軍再出問題,張真人就算有天大的能耐也無力回天,因為他手上的兵力嚴重不足。”
“可不可以將今日之事上奏皇”
不等楊開說完,長生便打斷了他的話,“不成,我與龍虎山關系密切,即便說的確是實情,皇上也會懷疑我夾帶私情,只能等皇上自己醒悟。”
“希望皇上能早些醒悟,”楊開說道,“就他們這般腐仁愚善的心性,兵敗是遲早的事情。”
長生嘆了口氣,沒有再接話,對于皇上兵分三路一事他始終搞不懂皇上究竟是怎么想的,雖然他和皇上接觸不多,對皇上的心性卻也有所了解,皇上的確多疑,擔心這三十萬大軍由一人掌控會尾大不掉,成為另外一個擁兵自重的藩鎮,但皇上也應該想到龍顥天和同塵不適合帶兵,既然如此,皇上為什么還要將二十萬大軍分給他們
隨后很長一段時間二人沒有再交談,清冷的夜風逐漸吹散了二人心中的憋悶和火氣,四更時分二人進入江淮地界,長生辨明路徑之后再度離開官道,拐進了小道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