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佛家最重傳承,絕不會亂起法號。”釋玄明搖頭。
“會不會是密宗的輩分”長生追問。
不等釋玄明開口,右側的余一便出言說道,“我知道一處寺院有隆字輩的僧人。”
“哪里”眾人異口同聲。
“九華山的化城寺,”余一說到,“隆字輩現在是化城寺的小輩兒,早年我曾往九華山東麓的無心庵掛單,其間有個圓臉小沙彌去無心庵送瓜果,我問知客師姐那小沙彌的來歷,據她所說那個小沙彌來自后山的化城寺,法號隆慶。”
聽得余一言語,眾人恍然大悟,臺上的灰衣僧人果然與地藏王菩薩大有淵源,因為九華山乃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而化城寺正是地藏王菩薩當年出家的寺院。
“哎,地藏王菩薩的法號是啥”大頭看向釋玄明。
釋玄明沒有回答大頭的問題,只是皺眉打量著他。
大頭不明所以,“你看我干啥呀,地藏王菩薩的法號到底是啥”
“大頭,你叫什么”釋玄明隨口反問。
“廢話,我就叫大頭啊,”大頭終于反應過來,“哦,我懂了,地藏王菩薩的法號就叫地藏。”
釋玄明并沒有趁機揶揄大頭,而是出言說道,“隆原大師很可能是地藏王菩薩自九華山修行時的侍者,是跟隨地藏王菩薩下到陰曹地府的,但他在世時并沒有證得羅漢果位,為了讓他繼續照顧地藏王菩薩的日常起居,地府便破例授予他護身銅符,讓他可以長時間的滯留地府。”
“有道理,你看他穿的只是普通的僧衣,說明他活著的時候連個紅袈裟都沒混上,”大頭點頭說道,“傳說地藏王菩薩身邊還有個叫諦聽的神獸,他平時除了照顧菩薩,可能還得喂那個叫諦聽的神獸,他身上的怪味兒應該就是這么來的。”
大頭言罷,眾人盡皆點頭,大頭的推論既合理又合情,正所謂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身居高位的人在去往異鄉之時通常會將朝夕相伴的侍者帶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是人之常情,之所以飽受詬病乃是世人心存嫉妒,氣惱自己為何不是那得道之人身邊的雞犬。
由于臺上的打斗慢條斯理,循規蹈矩,眾人也就沒了觀戰的興致,先前說到地藏王,大頭便對地藏王產生了興趣,不過這次他沒有向釋玄明詢問,而是轉身看向長生,“哎,王爺,地藏王菩薩在陰曹地府到底是干啥的”
雖然大頭表述的不是很精準,長生卻知道他想問什么,“這話說起來就長了,地藏王菩薩盡參佛法,早已大徹大悟,原本是可以證位成佛的,但他悲憫陰間鬼魂的凄苦和無助,自愿放棄佛位,選擇證菩薩果位,永居地府以無上佛法超度陰魂的怨氣和戾氣,彷如無盡黑暗中的一盞明燈,雖不能讓滯留陰間的萬千陰魂逃脫應有的懲罰,卻可以給他們以希望和慰藉。”
眼見長生如此推崇地藏王菩薩,釋玄明和余一雙手合十,齊唱佛號。
長生繼續說道,“具體主政陰間的還是道家的仙長,地藏王菩薩在陰間的職責有些像軍隊里的監軍,他可能不會直接插手陰間事物,但如果他想干預,地府各司官員也不會駁他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