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姑娘等人險些遇害,自然要詢問那些惡賊的來歷,長生如實相告,只道他們都是丐幫弟子,劫持官船是為了搶走米糧前去投靠朱全忠。
聽得長生言語,趙母和趙姑娘并沒有說什么,只有那丫鬟氣不過,“這幫叫花子好生大膽,絕不能輕饒了他們。”
丫鬟言罷,長生想起一事,“他們此前可曾逼問過你們的來歷?”
“那倒沒有,”丫鬟搖頭說道,“他們只是搶走了我們的首飾,并未詢問我們是誰。”
“那就好,”長生點頭說道,“丐幫乃是江湖幫派,他們不似百姓那般懼怕官府,若是知道你們的來歷,怕是會找上門去。”
“一群叫花子,還敢造反不成。”丫鬟不以為然。
“有件事情你得搞清楚,”長生急忙糾正她的誤解,“丐幫弟子都是江湖中人,不同于流離失所的災民和沿街乞討的乞丐,你們可千萬不要遷怒無辜。”
“嗯嗯。”丫鬟點頭。
長生隨后又詢問了陳立秋的情況,趙姑娘只說陳立秋投軍從戎,并沒有告訴他陳立秋現在何處。
對于趙姑娘的隱瞞,長生也能理解,他擔心趙姑娘等人泄露了他的行蹤,趙姑娘也得為陳立秋的安全考慮。
長生一直很擔心李中庸和武田真弓,便詢問趙姑娘,陳立秋在給她的書信中可有提到二人,趙姑娘搖頭說道,“不曾提到,不過書信之中只有劫后余生的慶幸,并無痛失親友的悲傷。”
“那就好,那就好。”長生稍微安心。
擔心丐幫眾人會追上來,長生便不敢隨波逐流,在恢復了些許體力之后便開始劃槳加速,趙姑娘等人出身官宦人家,沒什么力氣,也幫不上忙,只能緊扶船舷,靜坐不動。
兩個時辰無驚無險,到得傍晚時分,前方出現了一處碼頭,那是一處挺大的碼頭,有靠岸的貨船正在卸貨,也有擺渡的渡船正在下客。
趙姑娘的姥姥在渝州,這條水路她們走過不止一次,此處已經是贛州境內了,這處碼頭是官家的碼頭,而縣衙距碼頭不過五十里。
聽趙母的言外之意,無疑是想自這里下船,但長生有些猶豫,這處碼頭閑雜人等太多,若是趙姑娘等人自這里下船,丐幫眾人若是追查到此,詢問打聽,便可能追上她們。
但是繼續載著她們往下游去也不安全,舢板很小,晚上自江里行舟很是危險,況且也有被丐幫眾人追上的可能。
猶豫之下,小船很快駛向下游,錯過了靠岸的機會。
就在長生開始犯愁之際,突然看到前方有處區域地勢較緩,可以登岸,于是急忙劃船靠近,讓三人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