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哎,小善人,你這是做什么,”年輕道人擺手不受,“不是我刻意為難你,而是住持真的抽不開身,他眼下正忙的焦頭爛額,我若在此時前去稟報,豈不是自討沒趣。”
“那我就在這里等著,待您方便了再去通稟。”長生繼續遞送。
“小善人,真的使不得,你快將銀兩收回去,”年輕道人好生無奈,“上清法會三年一屆,莊重盛隆,會持續數日,這幾日閣皂山是不許香客進山的。”
長生將那塊銀子強塞給那年輕道人,轉身走進了樹林,“多謝道長解惑,您自去忙,我自山中等著,您什么時候方便了再去通稟。”
“你這,這幾日肯定不成,我們不接待香客的,”年輕道人想要遞還銀兩,但長生已經走出七八步了。
年輕道人為難躊躇,思慮過后出言召喚,“哎。”
待長生轉身回頭,年輕道人說道,“上清法會期間我們不接待香客,這是掌教交代過的,不得更改,你要等也由得你,只是你要守規矩,萬不可自東山院墻低矮處翻墻擅入,若是被人發現,雖不會嚴懲責罰,卻會被押去見住持,由住持盤問之后攆送下山。”
“是是是,多謝道長提醒。”長生連聲道謝。
“我可沒提醒你,我是在告誡你。”年輕道人將銀子拋向長生,轉身走了。
長生撿起地上的銀兩,懷著滿心的感激目送那年輕道人離去。
待那年輕道人離開,長生開始往山里去,走出幾里之后看到了蜿蜒高聳的院墻,便貼著墻根往東山去。
磕磕絆絆的走了一個時辰,終于來到東山,這里的院墻實則也不矮,與別處的院墻一樣都是九尺,但墻外地勢高,自此處可以輕松翻過。
來到這里,長生放下心來,拔掉木塞,取出了藏在其中的回天金丹,雖然一路顛簸,回天金丹卻完好無損,只是丹藥外的那層蠟封在先前往梧桐樹枝里塞的時候磨去了少許。
除了回天金丹,木棍里還有一點金子和一枚療傷丹和一枚回天丹,到得這里,木棍已經沒用了,但這根棍子陪了他幾千里,他不舍得拋棄,將里面的東西取出之后,棍子仍然拿在手里。
馬上就能見到羅順子了,長生將師父羅陽子之前寫給羅順子的那封書信自衣服內襯里取了出來。
取出一看,險些嚇死,油紙信皮不知什么破損了,蠟封也掉了。
擔心書信受潮模糊,長生急忙取出書信觀察打量,不好,真的受潮了,墨跡已經透到背面了。
私看他人信件多有不妥,但長生已經顧不得那么多了,展開書信急切查看,還好,字跡雖然受潮模糊,好在信中字數不多,雖有印染卻無覆蓋,還能看清。
信文只有寥寥幾列,‘再得一枚,仍請轉交,自知大限將至,但終齊三枚,盡兌前諾,了無遺憾,遺有同行小兒數人,還請顧念收錄,知名不具。’
看罷信文,長生將其疊好放回,對于信文內容他并不感覺意外,因為在趕赴雍州的時候林道長曾經說過藥王千古之所應該也有一枚回天金丹,這個“也”字他記得非常清楚,一個也字說明此前林道長也找到過回天金丹,信文證實了他的猜測,這些年林道長一共找了三枚回天金丹。
閣皂山住持羅順子只是轉交金丹的人,這一點他也不意外,但他疑惑的是這三枚金丹到底給了誰?
將書信和回天金丹貼身放好,長生翹首張望,院墻里面也是一片樹林,無路也無人。
張望過后攀附院墻跳了進去,他的目的是被人看到并押去見住持羅順子,也不隱藏行蹤,徑直往西去,穿過樹林看到一條西去小徑,便沿著小徑往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