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方向之前已經想好了,韜光養晦,時機一旦成熟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閹黨一網打盡。
他此番想的是如何拿捏時間,掌握節奏。
思考一件事情,誰也不能一下子就想到一個完整且成熟的好辦法,都是根據實際情況先想出一個大致可行的思路,然后逐漸推敲細化,最終豐滿成形,長生雖然天賦異稟,絕頂聰明,思考問題也逃不過這個過程。
長生知道自己很聰明,但同時他也知道對手很聰明,都說姜是老的辣,此言不虛,與老奸巨猾的閹黨斗智斗勇,他一點把握都沒有,時間拖的越久,閹黨對他了解的就越多,形勢對他就越不利。
閹黨之所以敢讓他接任御史大夫,正是因為小看了他,認為他年紀小,再怎么聰明也不可能多智近妖。
他的職務是皇上委任的,閹黨不是傻子,不可能不知道皇上為什么要任命他為御史大夫,也就是說閹黨已經猜到皇上想讓他干什么了。
接下來他還要讓閹黨吃小看他的虧,在閹黨看來他即便要肅清閹黨,整頓吏治,也必然需要摸清情況再下手,而摸清情況是需要時間的,他要在閹黨認為他不可能動手的時間動手。
他原本是個道士,對長安的情況一無所知,正常情況下想要摸清復雜的朝局和官員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至少也得一年的時間。
但他撐不了那么久,周圍不止有皇上的眼線,還有閹黨的眼線,在這一年之中他就算再怎么謹小慎微,再怎么收斂心智,也一定會在不經意間露出馬腳,隨著敵人對自己了解的越來越多,忌憚和防范之心也會越來越重。
他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如果閹黨徹底摸清了他的底細,正面交鋒,斗智斗勇,他一定不是對方的對手,自己一路上顛沛流離,飽經磨難增長了心智,而對方幾十年的官場也不是白混的,這么多年的鹽巴也不是白吃的。
一年絕對不行,半年?
也危險,對手太厲害了,皇上都能摸他的底細,閹黨自然也能,如果掌握了他離開王家夼至今所做的所有事情,不但能推斷出他的脾性,還能推斷出他的心智在什么層面。
三個月,最多三個月,最晚來年正月里就得動手,在此期間也不能輕敵大意,裝傻充愣一點用都沒有,要略微斂藏自己的心智,努力顯露自己的鋒芒,在面對閹黨拉攏時也不能立刻假意應承,要表現出堅定之中略有松動。
這三個月可不好過,他昨日毆打下屬,為的是有朝一日動手鏟除閹黨,下屬能夠立刻執行。
買馬也是如此,正所謂兵貴神速,一旦動手,必須快中求快,不給對方任何通風報信的機會。
想好了大致的輪廓,長生睜眼坐起,暗自給自己鼓勁兒,似這種勾心斗角,絞盡腦汁的事情他很不喜歡,說白了就是他并不喜歡混跡官場,好在這種勾心斗角的日子不會一直持續,閹黨倒臺的那一天,也就是他解脫的那一刻。
一來他自己想要解脫,二來哪怕自己還想當這個御史大夫,皇上也不會允許,因為皇上讓他當御史大夫只是因為他是對付閹黨的最佳人選,而朝廷一旦太平,他的這種心智和脾性是不適合繼續擔任御史大夫的,因為他有當頭領的潛質,會對皇上構成威脅。
日落時分,長生離開驛站,騎馬回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