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長生想到了已經死去的師父,羅陽子當日為了拿到回天金丹為意中人續命,以封魂之法將魂魄強留體內,忍著陰陽相沖的苦痛和煎熬,生生堅持了數日,古衍值得尊敬,師父羅陽子也值得尊敬,因為他們的堅持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親友。
為古衍換好衣服之后,長生喚醒了楊開,入殮必須由亡人的子孫親自動手,不得假手于外人。
楊開在長生的授意之下將古衍的尸身抱進了已經鋪好軟墊黃綢的檀香棺木,堂下的倪泰急忙呈上木盤,木盤上擺放的是手握和口含等玉器,長生接過木盤,指導楊開將玉蟬玉龜等玉器分別放到了古衍的嘴里和手里。
隨后蓋上黃被,由于古衍不是壽終正寢,便只能蓋黃被而不是蓋紅被。
蓋棺之時楊開又暈了過去,長生將其扶到一旁,倪泰等人隨后自棺木前面擺放供桌,桌上擺香爐,蠟扦,花筒,供品,這些東西都是倪家準備的,連同幛子和孝衣無一不全。
正在忙碌,大頭聞訊趕來,他白日里之所以沒有到場是因為長生讓他將近十年內所有懸案的卷宗盡數整理出來,大理寺和刑部的懸案也全部提過來,他一整天都在忙這個。
大致的經過大頭已經知道了,與長生簡單的交談之后,大頭盡曉內情,眼見楊開悠悠醒轉,急忙上前出言寬慰。
大頭很聰明,也很會寬慰人,并不說什么別傷心,別難過之類的廢話,只說古衍大仇得報,恩義盡償,后繼有人,了無遺憾。
見長生也多有沮喪,大頭又趁機寬慰他,“大人,如果不是您仗義出手,古前輩難得清醒,更不能恢復靈氣修為,且不說報仇無從談起,便是那周天神功也會就此失傳,您投桃在前,便不許古前輩報李在后么?更何況張真人率三清眾人一起作法,保住了古前輩的魂魄,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大頭此言既在安慰長生,同時也是在寬慰楊開,字字珠璣,句句在理,聽得大頭言語,二人心中陰霾稍減,楊開來到靈堂前,自銅盆里燃燒黃紙冥錢,緬懷祭奠。
布置好靈堂,準備好棺木入殮,倪泰等人便告辭離去,青云山別院有幾個丫鬟和護院,他們都是簽下賣身契的下人,誰是房子的主人,誰就是他們的主人,故此此時丫鬟和護院也都與楊開一般披麻戴孝。
丫鬟們做了晚飯,楊開自然吃不下,好在經過大頭的勸導之后悲傷略減,雖然沒吃飯卻喝了幾口湯,長生和大頭簡單吃了點兒,不放心楊開,加上回去也沒什么事情,二人就留在府上,與楊開一同守靈。
臨近三更,張善獨身來到,對棺祭拜之后又寬慰了楊開幾句,他就沒有大頭會說話了,只說節哀順變。
寬慰過楊開,張善轉頭看向長生,“出來說話。”
長生聞言心中一凜,跟著張善來到前廳,二人落座,大頭催促丫鬟們為二人送來了茶水,端上了火盆。
待得閑人退去,張善方才正色開口,“此番比武咱們能大獲全勝,你功不可沒。”
聽得張善言語,長生如釋重負,急忙出言謙遜,“師伯言重了,我也沒做什么。”
張善擺手說道,“無需妄自菲薄,童榜比試你得了狀元,正榜比試我們又斬獲兩席,經此一役,龍虎山威震九州,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