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張善言語,長生正色點頭,仔細想來他今天貿然上臺的確不妥,如果傳到皇上耳朵里,皇上就會認為他身為朝廷命官竟然將生死拋于腦后代龍虎山出戰,休說皇上本來疑心就重,就算換成其他人,也會心生不滿,認為他將龍虎山置于朝廷之前。
“好了,時候不早了,我得走了。”張善離座起身。
長生急忙起身相送。
二人出了前廳,來到院中,張善行走之時隨口說道,“我聽說你入仕之后從不上朝,可有這回事?”
長生訕笑默認。
張善說道,“做官了就要有做官的樣子,早朝還是要去的。你現在可是三品大員,有失官體的事情盡量少做,似之前那種當街毆打朝廷命官的狂悖舉動一次也就夠了,而今朝廷內外已經談你色變了,以后要適當收斂些。”
“謹記師伯教誨。”長生點頭接話。
張善又道,“還有,你雖然有些見識,卻少有學識,以后要多讀書,開闊眼界,增長學識。”
“好。”長生再度點頭。
張善出門之后沖長生擺了擺手,示意他回去,但長生并沒有立刻止步,而是繼續跟在張善身后,往東相送。
東行之時張善隨口問道,“對了,你今年多大了?”
“回師伯,我是個孤兒,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多大,應該十五了。”長生說道。
張善轉身瞅了長生一眼,沒有再說什么,不多時,來到路口,張善改道向南,長生自行回返。
長生回到青云山別院,大頭正陪著楊開在后堂守靈,見他回返,楊開和大頭便勸他回去休息。
長生沒有急于離開,而是坐在堂下,一邊往火盆里添加紙錢一邊與楊開商議如何料理古衍的后事。
商議過后決定停靈一晚,明天一早就護棺返鄉,將古衍安葬在青云山。
長生最先想到的是由倪家安排車馬,沉吟過后又改變了主意,由御史臺派出車馬,再派一隊捕快與楊開同行,御史臺不但負責督察京官,地方官員也由御史臺監察,此番就打著外派巡查的幌子。
長生不放心楊開獨自處理這些瑣事,便命大頭與之隨行,處理好古衍的喪事之后,大頭也可以趁機回趟家。
大頭只道青云山所在的劍南道位于西南,而天殘門所在的河東道位于正北偏東,并不順路。
長生此時已經安定了下來,很是思念巴圖魯,便命大頭回家之后順便往漠北走一遭,看看能不能找到并帶回巴圖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