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然接著說道:“陳會長,如今三義會解散,成立了新的天一會,我建議你去‘十會盟’報備一下。”
“十會盟”?這是什么鬼?我成立一個新的經濟組織,在省民政廳里已經進行了注冊,獲得了法律上認可的資格,為什么還要向它進行報備?
經過李可然的一番解釋,陳西峰才知道其中的原由。
原來,象昆侖會、天山會、江東會等由老一輩企業家組成的商會,規模和實力都差不多,基本上沒有對手,也就單獨存在著。
象開元會、五湖會、四季會、三義會這樣由富家子弟組成的商會,在規模上、經濟實力上都不可能做到一家獨大,為了協調糾紛和互相牽制,便成立了“十會盟”。
“十會盟”,其實是全國知名的十個由富家子弟參與的十個經濟組織的聯盟。
不過,在這個聯盟內,還吸收了一部分行業協會和縣級、地市級的商會。
在全國各地,有什么樣的行業就會有相應的行業協會。
比如洗腳的,有足浴協會;按摩的,有保健休閑協會;理發的,有美發協會等等。
之所以會有這么多的行業協會,一是相關部門希望這些行業能做到自治,便于管理。
二是行業中的大佬希望能制定行業標準,比如收費標準、服務標準等等。
比如洗腳,并非只是單純地泡一下腳、用毛巾擦干就行,那不如在家自己洗一下,化那么多錢干嘛?
其實上,用什么中藥加入熱水中?泡多少時間?敲背多少時間?按摩腳底多少時間?是不是再配套采耳、修腳等服務?都有一套標準。
再說,雖然現在這些服務價格已經完全放開,只要是明碼標價,顧客愿意支付,收多少錢都沒有關系,但是差不多等級的足浴場所服務標準和收費價格是差不多的,為防止過度打價格戰,就需要足浴行業協會來進行協調。
同時,在一個協會里,總會有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等職務,這樣就會讓許多中小型企業老板、甚至是個體工商戶也有個頭銜,也有個“領導職務”,大家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皆大歡喜。
有一次,陳西峰趕時間,匆忙走進一家規模很小的理發店修剪一下頭發,他居然在店里看到明寧區美發協會理事單位的牌子。
再比如,陳西峰收購的“好家緣”房產經紀公司,原先就是明華市房產經紀協會的副會長單位,陳西峰自然就成為了這個協會的副會長。
再比如陳西峰開辦了頂級會所——金樽會所,自然有人前來邀請他加入明華市娛樂休閑協會,同時還讓他直接擔任了副會長。
商會就更多了,有同鄉人組成了同鄉商會、有各級工商聯負責牽頭成立的各級商會。
云海集團就是明華市商會的理事單位,同時也是明華市民營企業商會的副會長單位。
為此,陳西峰在這些民間經濟組織里的頭銜很多。